1.上述案例中,小明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其个人、家庭和学校系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心理问题:由于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小明,说他太笨,同学们都认为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给他贴上这些标签,导致小明下意识地接受这些标签,认为自己就是老师和同学说的那样。这样一来,小明就形成了自卑、孤僻的心理问题。
(2)成绩问题:小明学习成绩不好。她已经连续参加了几次补习班,但学习成绩并没有提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他,说他太笨,导致小明害怕学习和学校,提高学习成绩成了大问题。
(3)亲子沟通问题:小明与父母缺乏沟通。父母只骂他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具体情况,这种状态需要改善。
(4)人际沟通问题:老师对小明的态度往往很挑剔,说他太笨,缺乏鼓励和支持;学生也认为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不乐于助人;小明也不和老师同学交流。
2.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介入策略:
(1)情绪辅导和行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为小明进行情绪疏导,鼓励他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其次,引导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安排志愿者定期为其辅导课业,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尽可能改善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3)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导其科学育儿的方法及亲子沟通技巧。目的在于让他们多倾听小明的需要,了解小明的想法,而非一味以责骂的方式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要求小明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陪伴小明,帮助解决小明学习上的难题。
(4)为小明安排学习社交技巧的小组或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小明与他人相处,为他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好准备。
(5)与小明的老师进行沟通。一方面,让老师能够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待小明,避免对学生以侮辱性词汇形容,如“你太笨”等;另一方面,争取老师对小明的支持,鼓励小明与同学交往,同时也在学生面前肯定小明的进步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