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需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的《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君主立宪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多元利益妥协”的表现。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
(4)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民主国家在民主进程中都出现过妥协。据此,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妥协现象的认识。

正确答案
(1)主要因素:历史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某种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光荣革命”的推动等。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多元利益妥协”表现: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
(3)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
(4)双方有可交换利益或矛盾可以调和;是平等协商下的共同让步,是双方真实妥协意愿下的谋求共识;是对对方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实现利益整合;有利于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平稳进行,实现和平的政治;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等。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查看
单选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
A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 B 该制度有利于提高统治集团的效率 C 这种制度在明清时期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 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
查看
单选
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
A 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B 虎门销烟对英国的打击最为严重 C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D 英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查看
单选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中能反映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
A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 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 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查看
单选
某同学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从“枢密院”到“内阁”——论行政权的转移》,由此推知他研究的可能是( )。
A 宋朝 B 明朝 C 美国 D 英国
查看
单选
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
A 知州“三岁一易” B 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 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 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查看
单选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
A “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B 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C 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 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查看
单选
1933年7月,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
A 具有思想解放意义 B 提倡禁欲主义 C 带有反封建色彩 D 反对宗教神学
查看
单选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理念论 C 逻辑三段论 D 美德即知识
查看
单选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
A 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B 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 C 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D 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