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材料:
某教师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结尾部分。采取“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进行本课小结。教师总结完毕后距下课还有一小段时间,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是为了拓展教学内容.灵机一动,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情节:
教师板书“以史为鉴”.并讲道:“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做到以史为鉴。当我们今天重温这段历史.看到新兴的工业文明和传统的农耕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先后涌现出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等先进的中国人投入到救亡图存、富民强国的时代大潮中。这些历史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开阔心胸,关注世界,主动向西方学习技术,推动社会变革.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在当今El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关系问题.面临着如何解放思想、实现中国梦的问题。下面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问题:根据材料内容,请对该教师在课堂小结后的教学安排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该教师设置的“以史为鉴”是本节教学内容的升华部分.通过对历史内容的感悟,学生可以对所学相关内容记忆更持久.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发奋图强.历史知识和综合能力存在依存和递进的关系.符合学生“认知一理解一运用”的学习规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但是.在最后环节中.学生感悟有些空泛,缺乏现实意义.这一设计由于属于“临时起意”,不在原有的完整的教学设计中.准备的缺乏使得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应以更好的方式呈现,最好能够提出一些有深度的话题供学生在课下继续思考、研究,将课堂的相关内容延伸拓展到课外,在考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明朝时大学士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
A 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 B 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 C 内阁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借助皇权,权力在六部之上 D 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反映了当时皇权专制的加强
查看
单选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禄山等叛军在叛乱初期攻下军事重镇潼关,进占洛阳和长安,唐玄宗被迫逃亡四川。这说明()。
A 统治者昏庸无能 B 前方将领指挥不力 C 安史叛军实力强大 D 军事上的溃败反映出当时各项制度遭到破坏
查看
单选
(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查看
单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以电为动力的新发明层出不穷。其中,电话的发明者是()。
A 马可尼 B 贝尔 C 肖尔斯 D 西门子
查看
单选
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哪一精神( )
A 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B 英勇斗争.反抗侵略 C 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 D 善于向西方学习
查看
单选
“春秋三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左传》 B 《公羊传》 C 《谷梁传》 D 《吕氏春秋》
查看
单选
观察下表中的数据.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各国间爆发关税大战 B 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工业增长乏力 C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 工人罢工造成生产停滞
查看
单选
一场代号为“霸王行动”的登陆作战的成功,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敲响德国法西斯的丧钟。“霸王行动”的发起时间是( )。
A 1939年9月 B 1941年12月 C 1944年6月 D I945年9月
查看
单选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横渡印度洋,开辟西欧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这一壮举的完成的时间是( )。
A 1492年 B 1494年 C 1496年 D 1498年
查看
单选
1689年2月,英国国会要求威廉夫妇接受一份《权利宣言》,并于同年10月将这份宣言变成法律,史称《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内容不包括( )。
A 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 B 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擅自加税 C 国王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D 国王无须国会同意即可摊派税额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