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师: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有三个重要机构:议会、内阁和国王,他们的首领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请同学们推荐三位同学分别担当此任,给2分钟的准备时间,等会儿上讲台上阐述。别的学生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的谋士。担当议长、首相、英王的同学必须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展示英国现在议长、首相、英王的图片)
议长——介绍议会的人员构成,议会的权限是什么
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 你有哪些权力
国王——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 你有哪些权力
2分钟后请三位同学分别阐述。
师:通过三位同学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内阁和首相。说到英国,我不禁想到中国:18世界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
生:(翻书)回答……
师:(板书总结)英国内阁: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中国内阁:内阁权力很小,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1)老师在上这一课是运用了哪些历史教学方法 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方法 为什么 (8分)
(2)课堂上运用你喜欢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8分)

正确答案
(1)讲解法、谈话法、情境实践教学法。我喜欢情境实践教学法。情境实践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深入历史情境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交流中,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2)运用情境实践教学法要遵循以下的原则:①情境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情境感。材料中运用的是情境实践教学法中的角色情境类,通过掌握历史人物的心理去掌握课堂内容。②启发性:创设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过于单一,因而启发性不够。③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的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
A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查看
单选
湖北农民彭立成家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春联反映了湖北农村的巨大变化
A A.进行土地改革。废除旧制度 B B.开展农业改造.确立公有制 C C.建立人民公社,追求高速度 D D.实施联产承包,迸发新活力
查看
单选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日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日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
A A.井田制的瓦解 B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C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查看
单选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
A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 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查看
单选
“文革”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等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包括( )。
A A.①②④ B B.①②③ C C.③④ D D.①③④
查看
单选
2007年,美俄关系陷入“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之际,布什邀普京到其海边祖屋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家庭式峰会”,以图软化俄罗斯的反导立场,并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但
A A.再次陷人“冷战”之中 B B.相互竞争,互相制约 C C.美国霸权,俄国顺从 D D.美俄分享世界霸权
查看
单选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它包括( )。 ①历史老师②历史教材③历史影像④历史遗迹
A A.①②③ B B.①②④ C C.①③④ D D.①②③④
查看
单选
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
A 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 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C 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D 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查看
单选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A.联系生活学历史 B B.培养学习历史的爱好 C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D D.进行双基教学
查看
单选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A A.①②③ B B.①② C C.③④ D D.①②③④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