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教学设计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正确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并提问:歌词中提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某一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既然我们是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七嘴八舌话民族——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开展民族文化知识小竞赛,用PPT展示各民族衣着服饰和节日习俗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包含哪些少数民族。
学生活动:识民族、品民俗,初步认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共同回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是团结友爱的。最后,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并提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观看地图并结合教材内容能够得出其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历史地图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二)小组活动探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领导人,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针对这样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现实分布状况,要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应如何进行管理
学生活动: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交流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设备给出教材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教师需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第六集《民族团结》,并请学生思考这个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选出代表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情境实践教学法,能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增强感知能力。小组讨论能让学生在探讨中实现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以板书为线索.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的内容。
作业: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制作精美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以板书为线索的回顾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开放式的作业既符合新课改理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A 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 孔子被统治者披上神话的外衣 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 皇帝借尊孔子提高个人的声望
查看
单选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是( )。
A 《资治通鉴》 B 《汉书.艺文志》 C 《玉海》 D 《隋书.经籍志》
查看
单选
威尼斯、热那亚是中世纪时期欧洲的重要商业港口,进入近代后其商业地位逐渐被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取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宗教战争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近代新兴城市的兴起 D 社会发展程度差异
查看
单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咨文,公然宣称: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
A 保卫民主国家免受极权政治奴役 B 标志美苏冷战的展开 C 推动非洲和南美洲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 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再度回归
查看
单选
史籍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一情况的出现与( )有关。
A 秦始 B 汉高祖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查看
单选
中国史学中有“三通”之说。下列有关“三通”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
A 《史通》《通志》《文献通考》 B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C 《通典》《唐六典》《东观汉记》 D 《史通》《文苑英华》《玉海》
查看
单选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查看
单选
1957年3月,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签订条约.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一罗马 B 《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一布鲁塞尔 C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一里斯本 D 《北大西洋公约》一华盛顿
查看
单选
221年,刘备亲率蜀军攻打吴国,结果蜀军“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骨漂流,塞江而下”。造成这一惨败景象的战役是()。
A 官渡之战 B 猇亭之战 C 淝水之战 D 长陵之战
查看
单选
1947年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这次土地改革的意义在于()。
A 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物质保障7 B 推动农村民主政权建设 C 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D 改变土地的所有性质.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