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下面是某中学教师的授课片段:
师: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进入19世纪以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尖锐起来。请问“两种经济制度”指什么?
生:南方是奴隶制的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我们如何理解这两种经济制度呢?(投影《拍卖黑奴》图片)现在我们观察和想象一下,然后进行角色扮演.
(由于课前已经在同学间进行了排练.角色扮演很快进行了)
拍卖师:我宣布。黑奴拍卖现在开始!每个奴隶的起拍价为$10……
拍卖师:肃静!首先拍卖的是刚刚从非洲贩卖来的1号黑奴(满脸愤怒的样子,还伴随着挣扎)。请各位老爷好好看看,他身材高大魁梧,膀粗腰圆,力大无比,适合做各种脏活、累活、力气活。好!想买的老爷请举牌竞拍!(举牌喊价)
拍卖师:$281一次!$281两次!$281三次!好!恭喜3号老爷买回一棵摇钱树!……
师:黑奴拍卖告诉我们什么?
生1: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他们像牲畜和劳动机器一样。
生2:他们是南方种植园主的廉价劳动力。
师:我们再来看这一幅图表《黑人奴隶的增加和棉花生产的增长》,哪位同学上台讲解它们表达的含义?
生3:从1820年到1860年,黑奴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南方种植园的棉花产量也不断增加。
师:我们知道黑奴是廉价的,是没有自由的,这样的增长,如果你是种植园主.你的愿望是什么?
生4:使用黑奴,利润丰厚.一定要拼命维护这一落后的奴隶制度。
师:但是另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会是哪一方?为什么?
生5:北方,北方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资本家,他们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师:观察漫画,这幅画的含义是什么?

生6: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在西部土地问题和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南部和北部的斗争。斗争集中在要不要扩张奴隶制上.
师:看来,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生: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师:一旦美国中央政府要废除奴隶制.结果会怎样?
生7:南方种植园主会不同意.他们会发动叛乱。
师:于是内战就爆发了。可见美国内战的根源在哪里?
生8: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
师:为了避免内战,保留奴隶制。行不行?
生:(齐喊)不行。
师:奴隶制是野蛮的、没有人性的。人被当作机器,人被拍卖就是明证。
问题:请对该教学片段做出评价。

正确答案
【知识点】以知识为载体,落实三维目标。
本案例从南方黑奴制种植园经济切入,讲述美国内战的原因是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它以种植园经济的特点这一知识目标为载体,力图让学生从了解到理解,走向“美国内战不可避免”的认知。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种植园所使用的黑奴的廉价与非人地位;阅读数据表格,让学生了解种植园主何以会抱住黑奴制不放的经济动因;漫画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种植园主扩张奴隶制的企图激化了业已存在的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这样,种植园经济这一知识点得到了较全面细致的展示。同时,这一知识学习的过程也展现了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从感性到理性、从获取信息到理解和解释信息,由史而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扮演、数据分析和图片观察,在种植园经济的知识理解中培养着一种历史学习的能力,渗透着学习方法。角色扮演的行为以及教师提出的“保留奴隶制行不行”的话题.还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案例揭示了一个深层次酌理性话题: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基于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的过程而渐次地、递进地展开的,是史论的统一和情意的统一。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查看
单选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
单选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
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查看
单选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查看
单选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查看
单选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
A 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 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 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 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查看
单选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查看
单选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 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 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 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 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查看
单选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查看
单选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