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下面是某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
教师展示顺口溜:“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再出示义和团在京津活动的图片和外国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的图片。然后设问:顺口溜和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过程如何?学生在说出义和团起于山东。发展到京津
地区,然后在反抗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失败的过程以后,导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师: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起因是什么?
生1:义和团“扶清灭洋”,把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师:这是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一次规模空前的侵华战争。下面大家观察战争形势图,阅读课文。说出战争的大体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几个主要地点:大沽、天津、北京、廊坊、杨村等。在学生看图学习时。教师又出示慈禧出逃和八国联军进入乾清宫的图片)
师:我们请同学充当“小老师”到讲台前对照地图和图片说说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选了两位同学把过程叙述了一遍)
(《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结束以后)
师: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条约有哪些呢?
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师:我们来填一张表格(出示三大条约比较表)。请同学们动手设计一张历次列强侵华战
争、签订条约的知识结构图,要求根据这个结构图.认识到近代中国政治变局中的一个发展趋势。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中国申奥和“入世”成功。人民欢天喜地的庆祝场面。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近代前期是列强不断扩大侵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通过学习八国联军侵华和填写不平等条约简表等方式,大家已经感受到这一耻辱的过程了。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被列强肆意凌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还了解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来龙去脉,这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两事件交叉在一起,又说明了什么?
根据本单元的标题提示,说说看.说明了什么?
生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在进行英勇的抗争。
问题:请对该教师的教学活动给予评价。

正确答案
【知识点】用宏观视野梳理线索。
该案例的优点在于课程目标非常清晰。它不仅从微观上梳理了三条基本线索: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而且还隐含了三条宏观线索的梳理:以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为标志的半殖民地历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饱受凌辱的近代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通过由微观到宏观的线索梳理,帮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案例更大的借鉴价值在于其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时所采用的方法,即先让学生根据一定的学习情境自主梳理(阅读、提炼、做“小老师”、填写发展简表、设计知识结构图),然后由教师在宏观思路上引导概括和归纳。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能力。案例的不足之处是:规律的揭示还是以教师告知为主,而推动学生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等节点来分析和概括尚不明显。两个案例相比照,最根本的差异是教师的《标准》意识(在这里表现为“线索和规律”的目标)有没有、强不强。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查看
单选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
单选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
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查看
单选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查看
单选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查看
单选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
A 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 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 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 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查看
单选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查看
单选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 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 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 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 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查看
单选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查看
单选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