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果教师直接设问“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何”,学生是难以回答的。而教师若分层设问:“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地位怎样?政治地位怎么样呢?思想地位怎么样呢?在当时的国情下预测一下它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呢?”等,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最后,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一起探讨。就能较好地归纳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
①经济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②政治上,它的产生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③思想上,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中国产生了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④发展趋势上,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问题:
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正确答案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不能放弃。循循善诱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凡是属于“分析”“探讨”“认识”的知识都是运用层面上的知识,因此,指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分析所学历史事实,并能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加强了学法指导,从史实中总结归纳出“地位”“特点”“原因”“影响”,又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加以分析,还从近代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因、外因方面做出分析,最后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地位等几方面,确定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这就既落实了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又落实了能力的培养要求。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梭伦实行的“所谓政治革命”措施
A 全体公民的利益 B 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 新兴工商业的阶层利益 D 下层平民的利益
查看
单选
1921年,彼得格勒市民鲍里斯在日记中写道:“今年的春天是这样的惨淡,农村地区的饥民逃到了城市,可是作为市民的我们也不能做到食物自给呀。”造成日记中这种现象的原
A 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 B 破坏分子的恶意宣传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制推行 D 经济危机造成物资短缺,物价踊贵
查看
单选
1960年和1979年,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两个以“调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尽管相距近20年,但两次“调整”的重心都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这两次
A 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 B 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 C 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 D 实现了经济体制转型
查看
单选
2000年12月17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罗戈津告诫日本不要参与美国在东北亚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他强调日本如果参与该计划,令人容易想起20世
A “柏林墙”的修筑 B 古巴导弹危机 C 侵越战争 D 柏林危机
查看
单选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 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 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 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查看
单选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 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 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 古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查看
单选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查看
单选
唐太宗说:“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表明他主张(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查看
单选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一句顺口溜:“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句顺口溜应出现在( )。
A 三大改造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三年困难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
单选
宪法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具有统领作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各类宣传宪法知识的活动应接不暇。我国现代历史上首部宪法的颁布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4年 D 1956年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