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不能放弃。循循善诱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凡是属于“分析”“探讨”“认识”的知识都是运用层面上的知识,因此,指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分析所学历史事实,并能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加强了学法指导,从史实中总结归纳出“地位”“特点”“原因”“影响”,又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加以分析,还从近代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因、外因方面做出分析,最后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地位等几方面,确定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这就既落实了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又落实了能力的培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