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材料一:
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材料二: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材料三:
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世界贸易)增长了将近100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讲的,“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也曾经指出:“如果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可以阻止的,那么他必须告诉大家,他有没有设想过阻止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后果。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并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1950—2000年,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欧洲的机器纺织品取代了手工纺织品.殖民地的生产性原料取代了传统的茶叶和香料;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车、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对本国的贸易保护。
(3)①“二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和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空前扩大: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使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逐步确立起来;③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④两极格局的瓦解消除了障碍;⑤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新航路开辟以后,远东地区的海上航运逐渐频繁。某国船员在经过台湾海面时,高呼 “美丽之岛”。这里说的某国船员最有可能是( )。
A 西班牙人 B 葡萄牙人 C 荷兰人 D 英国人
查看
单选
中世纪时期的汉萨同盟成员在《律贝克法》的第一条规定,“每个城市都要加强防御海盗和其他破坏者,以使航海商人自由进行贸易。”“其他破坏者”是指( )。
A 封建领主 B 十字军 C 日耳曼人 D 罗马教会
查看
单选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是( )。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四库全书》
查看
单选
晚清政府尽管在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下列议论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C “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D “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人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
查看
单选
“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工业战线上的一句响亮口号。该口号的提出者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查看
单选
我国最早试办经济特区的四个城市是( )。
A 深圳、秦皇岛、大连、天津 B 深圳、宁波、烟台、连云港 C 深圳、珠海、湛江、温州 D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查看
单选
天津《大公报》曾刊登过一则消息,内容是“据交通方面的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
A 淞沪会战 B 江桥抗战 C “九一八”事变 D 南京保卫战
查看
单选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皇帝直接通过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
A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查看
单选
( )作为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先后涌现了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等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意大利
查看
单选
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成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 明朝国力的强盛 C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 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