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材料一: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上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铁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大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摘自2012年第10期《看历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
——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材料三: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对农村而言,它缓解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分解传统的大家庭,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又有农村劳动力缺乏与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这几乎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普遍问题。
——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5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8分)

正确答案
(1)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 (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
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
(3)认识从以下三个维度回答:
①城市化进程错误的发展趋势。
②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如,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③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新航路开辟以后,远东地区的海上航运逐渐频繁。某国船员在经过台湾海面时,高呼 “美丽之岛”。这里说的某国船员最有可能是( )。
A 西班牙人 B 葡萄牙人 C 荷兰人 D 英国人
查看
单选
中世纪时期的汉萨同盟成员在《律贝克法》的第一条规定,“每个城市都要加强防御海盗和其他破坏者,以使航海商人自由进行贸易。”“其他破坏者”是指( )。
A 封建领主 B 十字军 C 日耳曼人 D 罗马教会
查看
单选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是( )。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四库全书》
查看
单选
晚清政府尽管在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下列议论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C “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D “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人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
查看
单选
“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工业战线上的一句响亮口号。该口号的提出者是( )。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查看
单选
我国最早试办经济特区的四个城市是( )。
A 深圳、秦皇岛、大连、天津 B 深圳、宁波、烟台、连云港 C 深圳、珠海、湛江、温州 D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查看
单选
天津《大公报》曾刊登过一则消息,内容是“据交通方面的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
A 淞沪会战 B 江桥抗战 C “九一八”事变 D 南京保卫战
查看
单选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皇帝直接通过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
A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查看
单选
( )作为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先后涌现了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等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意大利
查看
单选
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成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 明朝国力的强盛 C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 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