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软土路基工程,采用浆喷搅拌桩施工。路基为改良细粒土填筑。施工中过程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全面施工前根据地质情况和室内配合比,分段进行了成桩工艺试验,经取芯和承载力等检验,确定了加固材料掺入比、钻进速度、喷气压力和喷搅次数4项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及成桩检验成果由项目总工程师确认。
事件2:在施工中,质检工程师取芯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少数桩体的抗压强度不足。
事件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组织施工。碾压时,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为50cm,最小分层厚度为10cm。各区段交接处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为1. 5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为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为2m。
问题:
1.针对事件1,指出其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2,分析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
3.针对事件3,指出路基碾压工艺的错误之处并给予改正。

正确答案
1.错误之处:(1)工艺试验确定4项工艺参数不完整;(2)检验成果由项目总工程师确认不妥。
正确做法:(1)再增加提升速度和单位桩长喷入量2项工艺参数;(2)工艺参数及成桩检验成果需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2.发生质量问题可能的原因是:(1)原材料水泥不合格;(2)水泥浆配合比不合理;(3)水泥浆的喷量不足;(4)搅拌不均匀;(5)桩头段复搅拌不充分。
处理措施是:对质量不合格桩进行侧位补桩。
3.错误之处:(1)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为50cm不符合规范要求;(2)纵向搭接长度为1.5m不符合规范要求;(3)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为2m不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做法:(1)分层最大压实厚度应不大于30cm;(2)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3)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应小于3m。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CPⅡ控制网宜在( )阶段完成。
A 初测 B 定测 C 施工准备 D 施工
查看
单选
线路施工桩点是指( )。
A 标志线路中心位置的中线桩 B 标志路基界限的边桩 C 标志线路中心位置的中线桩和路基界限的边桩 D 平曲线控制桩
查看
单选
钢筋原材料进场检验项目中,预应力钢丝的检验项目有( )。
A 外观检查、拉力(含伸长率)、反复弯曲试验、松弛性能 B 外观检查、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C 极限抗拉强度、疲劳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D 外观检查、拉力试验、松弛性能
查看
单选
某铁路隧道施工测量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其中最终检查由施工单位的( )负责实施。
A 施工测量队检查人员 B 技术负责人 C 质量管理机构 D 安全负责人
查看
单选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中测量仪器设备及工具必须( )。
A 定期(一般为2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B 定期(一般为1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C 定期(一般为1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即可 D 定期(一般为2年)到国家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即可
查看
单选
关于硬化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主要受水泥的品种与水泥用量的影响 B 水泥强度发展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混凝土徐变越大 C 水泥强度发展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混凝土徐变越小 D 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收缩与徐变越大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清孔作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清孔过程中应及时向孔内注清水 B 成孔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清孔 C 换浆法清孔用于正循环旋转钻机 D 采用加大钻孔深度方式代替清孔
查看
单选
铁路隧道围岩级别应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不属于进行围岩级别修正的因素有( )。
A 地下水出水状态 B 初始地应力状态 C 主要结构面产状状态 D 开挖前稳定状态
查看
单选
人工上砟整道作业,正确的作业顺序是( )。
A 方枕→串轨→起道→补砟→捣固→拨道 B 方枕→串轨→补砟→起道→捣固→拨道 C 串轨→方枕→起道→补砟→捣固→拨道 D 串轨→方枕→补砟→起道→捣固→拨道
查看
单选
在永久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常用的衬砌形式有( )。
A 整体混凝土衬砌、复合式衬砌及锚喷衬砌 B 一次混凝土衬砌、二次混凝土衬砌及锚喷衬砌 C 初期混凝土衬砌、永久衬砌及复合村砌 D 混凝土衬砌、浆砌片石衬砌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