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l中教师的教学导入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一开始提到并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新旧知识间的一个过渡.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采取了直接导入的方式,开门见山介绍了本节课的课题,缺点在于没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将知识全盘塞给学生,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我觉得案例2中的老师的做法是很好的,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让教师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
①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应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甚至被耻笑的现象。
②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租用,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 ”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
③在课堂上,老师应不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特别是发现一个学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