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初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体会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②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有序数对,感受有序数对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教学目标①,设计至少三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根据教学目标②,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4)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其难点是什么
(5)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

正确答案
(1)问题①:老师带来一件纪念品,想赠送给你们中的一位同学,如果这位同学在第三列,你们猜猜是谁呢
问题②:如果这位同学在第三列第二行,那么这位同学是谁呢
问题③:那么怎样才能确定这位同学的位置呢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提供现实的背景及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2)实例①: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实例②:在建国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 原来,他们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如第l0排第25列举红花,第28排第30列举黄花),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章。
(设计意图:经历运用所学知识,寻找实际背景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重点: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4)难点: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
(5)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节《有序数对》,本节课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对后续学习函数图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序数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实现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使数学学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所在.也是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好教材。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袋中有5个黑球,3个白球,大小相同,一次随机地摸出4个球,其中恰有3个白球的概率为( )。 A.3/8 B. C. D.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一数列极限=( )。
A A、Π/2 B B、Π/4 C C、Π/3 D D、Π/6
查看
单选
“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数学家( )于1981年提出的。
A A、华罗庚 B B、柯朗 C C、怀尔德 D D、王见定
查看
单选
设函数f(x)在(一∞,+∞)内连续,其中二阶导数f”(x)的图形如图所示,则曲线y(x)的拐点的个数为( )个。
A A、0 B B、1 C C、2 D D、3
查看
单选
有四个三角函数命题: p4:若sinx=cosy。则x+y=π/2。其中假命题个数为( )。
A A、0 B B、1 C C、2 D D、3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半圆形闸门半径为R(米),将其垂直放入水中,且直径与水面齐,设水密度p=1。若坐标原点取在圆心,x轴正向朝下,则闸门所受压力P为( )。 A. B. C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义务教育课程的总目标是从( )方面进行阐述的。
A A、认识,理解,掌握和解决问题 B B、基础知识,基础技能,问题解决和情感 C C、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 D D、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均为n阶可逆矩阵,则=( )。 A. B.A+B C. D.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求的增减区间及极值。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简述数学思想方法的分类。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数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