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研
最新考研题库
中外美术史23新版
建筑类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学类
主治类
执业药师
护师(初级)资格证考试
主管护师(中级)资格证考试
护士资格证考试
医师类
中药学类
金融类
基金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财会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教师类
中学教师笔试
小学教师笔试
幼儿教师笔试
幼儿结构化面试
幼儿专业面试
中小学结构化面试
学历提升
成考(专升本)
成考(高起本、高起专)
自考
网校课程
登录
注册好礼
我的主页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数学
>
案例题 下面是某位老师引入“负数”概念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当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上28℃,l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下3℃
分析
案例题 下面是某位老师引入“负数”概念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当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上28℃,l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下3℃,问7月份的平均气温比1月份的平均气温高几度如何列式计算
生:用零上28℃减去零下3℃,得到的答案是31℃。师:答案没错,算式呢
生:文字与数字混在一起,一点也不美观。
生:零上28℃,我们常说成28℃,可用28表示,但是零下3℃不能说成3℃呀!也就不能用3表示。
师:大家的发言很有道理,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呢看样子有必要引入一个新数来表示零下3c℃。这时,零下3℃就可写成-3℃,-3就是负数。
问题:
(1)对该教师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2)在引入数学概念时,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1)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没有将负数的概念强压给学生,而是设计了计算温度这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参与计算活动,发现其中的困惑,从而产生学习新数学概念的意愿。教师只是从中提炼出学生的想法,并进一步上升为数学知识——负数。这样,负数概念的提出,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对负数概念的引入有了较深的思想基础,就会认识到学习负数的必要性,为学好负数奠定了基础。 (2)引入数学概念是教学的开始,学生能否掌握好这个概念,与教师引入的艺术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在引人数学概念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
①学习的必要性。引入新概念时,教师应创设一个引入概念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领会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②内容的实质性。引入数学概念时,教师所选用的实例要反映概念的本质,不要让太多的无关因素干扰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数学概念的形成。
③数量的适量性。在引入概念时,教师一般要举出一些例子,以便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④实例的趣味性。教师在选用例子进行概念教学时,要注意例子的生动有趣,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选择学生非常熟悉与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例子。
查看解析
搜索
相关试题
单选
中学数学的( )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
A 教学标准 B 教学大纲 C 教学策略 D 教学模式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数学思想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并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 B 数学思想是要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具有直观意义的现实原型 C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的本质认识 D 数学思想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念
查看
单选
设f(x),g(x)在x=x0处均不连续,则在x=x0处( )
A f(x)+g(x)f(x)·g(X)均不连续 B f(x)+g(x)不连续,f(x)·g(x)的连续性不确定 C f(x)+g(x)的连续性不确定,f(x)·g(x)不连续 D f(x)+g(x)f(x)·g(x)的连续性均不确定
查看
单选
以下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目标要求的三个方面的是( )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C 体验目标 D 过程与方法目标
查看
单选
设三次多项式函数则f(x)的极大值点为( )
B 1 C -1 D 2
查看
单选
函数在x=3处的极限是( )
A 不存在 B 等于6 C 等于3 D 等于0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等比数列{an}的各项为正数,且( )
A 12 B 10 C 8 D 2+log35
查看
单选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个圆,其方程为沿x轴平移后与圆相切,则移动后的直线在Y轴上最小的截距是( )
A -2 B -6 C 2 D 6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合作者的含义是什么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热门试卷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1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2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3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4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5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6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7
初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8
高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1
高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2
高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3
高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模拟考试4
高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预测考试1
高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预测考试2
高中 教师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预测考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