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1)①“有形的路”是指道路,而“心路”是指重整文化断层,推动儿童读经运动。②修“有形的路”只是物质层面、技术层面,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而重整文化断层,推动儿童读经运动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③这句话既表明了继承传统文化的艰难,也表明了南怀瑾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与追求。
(2)①深入研究佛法,编写佛学传世之作。②在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传播传统文化。
③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④成立了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的“东西学院”。⑤以苍生为念,挺身做了金温铁路的催生者。⑥号召吸引一大批同道在全球华人社会中推广儿童读经运动。
人物形象:①对理想执着追求。他对国学不懈研究,在创作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完成两部大作。②超然物外(安贫乐道)。如在环境恶劣之地,也能充耳不闻,专心钻研学问。③善为他人着想。如上《易经》课太受欢迎,怕引起其他老师的不愉快,急流勇退。④热心社会事业。如“创立东西精华协会”和“东西学院”,不避艰险,挺身做了金温铁路的催生者。
(1)联系画线句子的上下文,“有形的路”肯定是指实实在在的道路,而“心路”联系画线前一句指重整文化断层,推动儿童读经运动;有形的路易修,而心路难修表明物质层面容易,而精神断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表明了南怀瑾先生的毕生愿望和追求。
(2)通读全文进行概括南怀瑾在研究和传承文化方面的贡献。文中可找到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佛法并著有作品;开设《易经》课程,传播传统文化;创立沟通东西文化的“东西精华协会”和“东西学院”.创作大量著作,推动儿童读经运动。
材料全篇都在讲述南怀瑾先生对文化的贡献以及一生的成就,塑造了一位大师形象,因此只需结合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