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材料:
数学课上,开始上课时老师说道:“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乘法交换律,鉴于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我们将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部分内容。”
“我不同意!”一个调皮的同学突然回答。
“为什么?”老师问道。
“这部分知识虽然比较难,但是我们在课外辅导班都学习过了;而且上节课您已经讲了一些关于交换律的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一点。昨天晚上您也让我们预习了,我们觉得一节课的时间就足够了。”
老师听完这位同学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道:“大家有谁赞同他的意见?”同学们一致举起了手。
于是这位老师说:“很好!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今天我们就用一节课来学习乘法交换律。”课堂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这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
该教师的做法恰当合理,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材料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认真采纳学生的意见,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其次,现代学生观还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的教育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不可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材料中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主动学习;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充分实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独立意义的人,促进学生发展。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 )。
A 爱岗敬业 B 依法执教 C 为人师表 D 热爱学生
查看
单选
我国人民向来有体味自然、抒发情怀的传统。下列诗句体现了地球公转、自转现象的是( )。 ①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③羌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
单选
李老师手里拿着一学生考59分的卷子,骂道:“你怎么这么笨!讲了几百遍了你还不会!”对李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教师行使权利 B 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 C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查看
单选
教师张某上班迟到了,学校按照制度规定扣除了张某当月的部分绩效工资。张某对学校的处分不服,他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 )。
A 申请仲裁 B 提出申诉 C 检举控告 D 申请复议
查看
单选
《牡丹亭》是下列哪种戏曲的代表作?(??)
A 京剧 B 川剧 C 昆剧 D 粤剧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最适合填在空白处,从而能够使图形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
A 《齐民要术》 B 《神农本草经》 C 《九章算术》 D 《水经注》
查看
单选
某教师把纪律不良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对他们的分心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该教师的做法( )。
A 正确,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B 正确,防止纪律不良学生扰乱课堂 C 错误,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D 错误,不利于师生间的和平相处
查看
单选
特级教师宁渴彬在教学中遵循“三个允许”的原则:允许犯错,允许改错,允许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做的理由是( )。
A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 学生是独特的人 C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查看
单选
该作品的作者是( )。
A 周昉 B 吴道子 C 张萱 D 孙位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小学综合素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