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工程公司承建南方某地区铁路桥梁工程。该桥由5×32m混凝土简支箱梁组成。箱梁浇筑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期安排在6月至9月。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部按铁路建设单位有关规定,组建架子队进行施工。劳务人员由其他项目(路基、隧道、桥梁下部工程)退场人员组成。劳务人员进场后,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组织劳务骨干人员开会,对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口头交底,然后安排劳务人员进行项目施工。
事件2:该桥梁一侧桥台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图纸中该桥台胸墙结构尺寸标注错误,如继续按照施工图尺寸施工可能导致将来架梁时跨距不足。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自行将桥台胸墙边缘位置调整,然后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
事件3: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按要求掺入粉煤灰和外加剂。施工中,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实测混凝土坍落度范围为14~18cm,箱梁浇筑后采取洒水养护措施。在拆模后,经检查发现腹板表面存在裂纹。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该箱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针对事件1,指出该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整改措施。
3.针对事件2,施工单位自行调整胸墙边缘位置的管理工作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如何处理。
4.针对事件3,指出造成梁体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并给出避免质量缺陷的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1.质量控制要点有:(1)支架基底处理;(2)支架架立与受力检算;(3)支架预压;(4)预拱度设置;(5)预应力管道安装及张拉;(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7)混凝土浇筑;(8)混凝土养护;(9)支座安装。
2.不妥之处:(1)转岗劳务人员未进行培训直接上岗。(2)只进行口头技术交底。
整改措施:(1)对上场劳务人员重新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对作业工班重新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必须详细核对设计文件,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对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中发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监理和建设管理单位,应遵循“先申请,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程序。
4.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1)箱梁施工养护措施采取不当。(2)水泥规格品种选择不当。(3)混凝土拌和水灰比控制不严。
正确做法:(1)夏天温度高,箱体进行覆盖养护,箱室采取降温措施。(2)应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3)严格控制水灰比,降低坍落度波动幅度。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最终检查施工测量质量的单位应是 (  )。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设计单位 D 施工单位
查看
单选
对于预应力钢绞线原材料进场检验,钢绞线每检验验收批规定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上限为(  )。
A 30t B 40t C 50t  D 60t
查看
单选
水泥试验结果评定中,下列指标中()未达到标准要求的为不合格水泥。
A 初凝时间 B 强度 C 氧化镁含量 D 安定性
查看
单选
铁路傍山路堑宜采用(  )方法施工。
A 逐层顺坡开挖 B 横向台阶开挖 C 纵向台阶开挖 D 全断面开挖
查看
单选
基床表层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组织作业,六流程即填料()、分层摊铺、填料平整、碾压夯实、检测签证和整修养生。
A 施工准备 B 基底处理 C 洒水晾晒 D 拌合运输
查看
单选
膨胀土路堤基底换填应与开挖紧密衔接。如不能及时回填,应预留厚度不小于()cm的保护层。
A 20 B 30 C 50 D 100
查看
单选
某地河流水深1.8m,流速0.25m/s,冲刷作用很小且河床为渗水性较小的土层。在此修建跨河铁路,铁路桥梁的基础施工围堰宜选择(  )。
A 土围堰 B 土袋围堰 C 钢板桩围堰 D 重力式挡土墙
查看
单选
爬模施工中,爬升架爬升就位后续工序是(  )。
A 浇筑混凝土 B 提升模板 C 制作钢筋笼 D 安装爬模
查看
单选
管桩下沉时需要控制倾斜度,下列倾斜度的允许偏差要求正确的是()。
A 垂直管桩不需要钻岩时倾斜度允许偏差为4% B 垂直管桩需要钻岩时倾斜度允许偏差为2% C 单排管桩不需要钻岩时倾斜度允许偏差为2% D 单排管桩需要钻岩时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
查看
单选
下列不符合瓦斯工区钻爆作业要求的是(  )。
A 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 B 炮眼深度不宜小于0.6m C 必须采用煤矿许用炸药 D 爆破采取反向装药起爆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