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初中生王力擅长绘画。但是一开始他利用这个优点总是戏弄同学。李老师发现王力的特长后,请他负责班级板报。把王力的绘画特长充分地发挥了积极正向作用,这也有利于王力在班级事务中培养了自身认真负责的品质,促使其行为习惯的改变。
②疏导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坚持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材料中,面对宣传委员的告状。面对王力也非常生气的表现,李老师先是倾听王力做法的初衷,了解事情的原委。并肯定了他热爱集体,精心设计的工作态度。接着李老师又循循善诱,帮助王力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而使王力认识到错误,并完善板报,最终获奖,充分体现了李老师循循善诱的功效。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王力针对在“新风画展”评比获得的名次有错误的认识。李老师帮助王力正确认识其画得奖不高的原因,并且励他将来成为画家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习好各门功课”,这既体现了老师学生的尊重与信赖,又表明了李老师对王力的严格要求。
④因材施教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材料中,李老师从初中生王力一开始的“恶作剧”中发掘其绘画特长,采用师生平等、循循善诱的方式。在板报管理、与同学关系相处。“新风画展”评比活动中,都表现出对王力的充分尊重,认真倾听,从而使王力受到了鼓舞,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