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能够翻译句子;积累文言文词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议论的写作于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学习屠户的勇敢和机智的品质。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确定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文言文阅读教学强调:诵读古代诗歌,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这意在强调引导学生掌握独立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升文言阅读能力,结合以上要求设定了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文言知识。为理解文中内容打基础。
(2)教材内容。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的关系。
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者用简洁生动地语言表述了屠夫与狼斗智斗勇的过程,深刻地讽刺了当朝身居高位却不管百姓死活的恶势力的贪婪嘴脸。因此制定教学目标(1)和(2)。
(3)学生情况。初中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阅读方法和阅读经验,但文言知识学握不多,信息的概括和归纳能力也有待提高,生活阅历浅,对于本文中屠夫和狼的象征意义理解起来较有难度。因此制定了教学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