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阅读《荷花淀》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体现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如果这样说:“你走我不拦你,好好干吧,家里有我呢!”会不会更好?
生:不好,不符合水生嫂的性格。原文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
师:是的,水生一走,家里所有的担子都得压在水生嫂的肩上,没有顾虑是不可能的。有人说,当年印刷厂将句中的句号印成了逗号。孙犁知道后说:“这是原则性的错误!”孙犁为什么这么说?谁能读一读,对比问号和逗号的不同。(学生朗读)
师:读得很流畅。但没有把二者的区别读出来。我来给大家表演朗读一下。
(配合不同神态和肢体动作表演)
师:由此可见,用逗号强调“家里怎么办”,突出依赖性;用句号更能反映出支持、理解丈夫的明确态度,突出不阻拦。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比较标点符号意在重点关注语句自身的矛盾冲突
B 揣摩人物心理和神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C 变动文本标点符号都会对文意造成“原则性的错误”
D 朗读和表演有助于学生感受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

正确答案
B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教学“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师围绕“英雄悲剧”主题向学生推荐中外戏剧,下列作品均适合的是()。
A 《美狄亚》与《雷雨》 B 《瓦尔登湖》与《西厢记》 C 《俄狄浦斯王》与《红楼梦》 D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与《赵氏孤儿》
查看
单选
教研组围绕“青春的价值”这一主题,为学生推荐阅读学习材料,下列作品不适合选用的是( )。
A 徐志摩《再别康桥》 B 巴金《小狗包弟》 C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D 铁凝《哦,香雪》
查看
单选
班级开展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活动,教师要求学生为学校新建的凉亭推荐楹联,以鼓励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下列适合的是( )。
A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B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 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D 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查看
单选
备课组围绕教材使用建议“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整体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综合发展”展开研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情境就是指生活情境,不能用虚拟场景来创设学习情境 B 每个学习任务群各自蕴含独立的目标,合并在一起可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C 学习任务群实施应多样化,需要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学习活动 D 每个学习任务群有基础目标和刚性要求,需要在高中阶段全面覆盖和实施
查看
单选
阅读《葡萄月令》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师:这篇文章的语言行云流水,文中有多处短句,大家找出来,有感情地读—读,看看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生:“先刨坑
A 分析短句的表达效果,能够归纳出作品语言的整体特征 B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短句,能够深入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C 在体会句意似断实连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D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有助提升语言品味能力
查看
单选
阅读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阅读与阅读教学虽然关系密切,但两者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阅读既可以是混合众多目标的博览,也可以是目标集中的研读,还可
A 阅读教学目标比阅读目标更有研究价值 B 阅读目标比阅读教学目标更加复杂多样 C 研读和浏览是落实阅读目标的核心路径 D 鉴赏与拓展需要考虑阅读教学目标指向
查看
单选
实施《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建立专题网站,网站内容包括作品原文、背景资料、视频音频、交流论坛等资源,下列对该教师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
A 加重学生负担,削弱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B 学习资源散乱,不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C 开放式学习便于交流分享,有助于拓展阅读视野 D 利用网络平台阅读小说,可替代教师的课堂讲授
查看
单选
教学古诗词复习课,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以“竹”为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C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D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查看
单选
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包含“词类活用”的语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B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C 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D 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冶长》)
查看
单选
教研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研讨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共性特点,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
A 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B 贯穿高中学段,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边界 C 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是发展语文思维的载体 D 突出方法和技能,是学好其他任务群的基础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语文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