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研
最新考研题库
中外美术史23新版
建筑类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学类
主治类
执业药师
护师(初级)资格证考试
主管护师(中级)资格证考试
护士资格证考试
医师类
中药学类
金融类
基金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财会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教师类
中学教师笔试
小学教师笔试
幼儿教师笔试
幼儿结构化面试
幼儿专业面试
中小学结构化面试
学历提升
成考(专升本)
成考(高起本、高起专)
自考
网校课程
登录
注册好礼
我的主页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级会计师
>
中级经济法
>
第一章 总论
单选
(2017年真题)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管辖协议时,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地域管辖的表述中, 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 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B 因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航空器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 C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D 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详情
单选
(2021年真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 20 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20 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中止的规定 B 20 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中断的规定 C 20 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D 20 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不可以延长
详情
单选
(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具体方式的表述中,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 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开庭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B 人民法院可以电话传唤双方当事人 C 审理案件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 D 已经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开庭后可以转为简易程序审理
详情
单选
(2018年真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是()。
A 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B 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C 未登记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的权利 D 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详情
单选
(2018年真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有关诉讼时效制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B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C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D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详情
单选
(2018年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限是()。
A 10日 B 15日 C 20日 D 30日
详情
单选
(2013年真题)甲、乙签订的买卖合同中订有有效的仲裁条款,后因合同履行发生的纠纷,乙未 声明有仲裁条款而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了该案,首次开庭后,甲提出应依合同
A 法院与仲裁机构协商解决该案管辖权事宜 B 法院继续审理该案 C 法院中止审理,待确定仲裁条款效力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审理 D 法院终止审理,由仲裁机构审理该案
详情
单选
(2014年真题)16 岁的小林参加中学生科技创意大赛,其作品“厨房定时器”获得组委会奖励。 张某对此非常感兴趣,现场支付给小林 5 万元,买下该作品的制作方法
A 该合同可撤销,因小林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 该合同无效,因小林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 该合同有效,因该合同对小林而言是纯获利益的 D 该合同效力待定,因需由小林的法定代理人决定是否追认
详情
单选
(2014年真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一定期间内,债权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该期间为()。
A 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B 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9个月 C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6个月 D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9个月
详情
单选
(2015年真题)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依法应撤销情形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期间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
A 10日 B 15日 C 6个月 D 2年
详情
«
1
2
3
4
5
6
7
8
...
26
27
»
刷题小程序
热门试卷
2024中级会计考试变动
大数据高频考点
自测卷【难度】
押题密卷(考前更新)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第四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六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七章 财政法律制度
章节增强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第四章 物权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