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温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度影响规律时,进行了如下演示实验:将0.01摩尔/升的醋酸溶液25毫升装入烧杯,用测定溶液导电性装置,做三次不同温度时
A 在两块麦地上都施氮肥,其中一块只浇水,另一块只施钙肥,结果两块地的产量都增高了。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施肥和浇水都可以提高产量。 B 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催化剂概念时,安排了如下两个实验:一个实验是KC10。加热熔化后,虽有O2产生,但速度很慢;另一个实验是向加热后的KClO3迅速撒人少量MnO2,立即有大量的O2放出。由以上两个实验,教师得出结论:MnO2是O2快速放出的原因。 C 一定压力下的一定量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体积缩小。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气体温度的改变是其体积改变的原因。 D 在一块麦地上既施氮肥又浇水又施钙肥,结果产量都增高;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施钙肥则产量不变。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施氮肥是产量增高的原因。 E 甲报告说,他家里的人发生呕吐、昏迷现象;乙也报告说,他家里的人发生呕吐、昏迷现象;丙、丁等也作了同样的报告。我们发现,这些住户的居住条件各不相同,饮食也不同,中毒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也不同,但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他们同饮一口井的水。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井水可能是引起呕吐、昏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