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下列饮用水处理方法中,属于深度处理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法 B 臭氧活性炭法 C 氯气预氧化法 D 光催化氧化法 E 高锰酸钾氧化法
详情
多选
深度处理是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处理哪些物质:( )。
A 铁锰等络合物 B 难降解有机物 C 病原菌 D 钙镁等离子 E 氮磷等无机物
详情
多选
止水带应符合下列要求:( )。
A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或叠接 B 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不得有砂眼、钉孔 C 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D 金属止水带接头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 E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应无裂纹,无气泡
详情
多选
水池满水试验中,水位观测的要求有( )。
A 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少于12h B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10mm C 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D 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E 测定时间必须连续
详情
多选
分节制作沉井时应( )。
A 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 B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C 沉井每次接高时各部位的轴线位置应一致、重合,及时做好沉降和位移监测 D 井内设有底梁或支撑梁时应与刃脚分别浇捣 E 必要时应对刃脚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基及结构的稳定
详情
多选
水池满水试验时,应按要求向池内注水,下列各项要求正确的有( )。
A 向池内注水宜分2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2 B 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C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D 对大、中型水池,第一次注水可按小于2m/d的水位上升速度持续注水至规定深度 E 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
详情
多选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的模板支架施工做法中正确的有( ) 。
A 应选用两端能拆卸的螺栓或在拆模板时可拔出的螺栓 B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C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D 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 E 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
详情
多选
关于水池无粘结预应力筋说法正确的是( )。
A 预应力筋的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丙烯 B 预应力筋涂料层应采用专用防腐油脂,锚具必须采用I类锚具 C 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有死弯时必须切断 D 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 E 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80%,且不得低于C30
详情
多选
沉井辅助法下沉方法有( )。
A 外壁采用阶梯形 B 触变泥浆套 C 木杠纠偏 D 空气幕 E 超挖
详情
多选
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有( )。
A 选择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对排降水机具随时作好保养维护,并有备用机具 B 完善雨季施工防汛 C 可能时,允许地下水和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少浮力值 D 增加池体钢筋所占比例 E 对池体下部进行换土
详情
刷题小程序
一级建造师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