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阅读梁实秋散文《脸谱》,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脸谱》原文)
脸谱
梁实秋
我要说的脸谱不是旧剧里的所谓“整脸”“碎脸”“三块瓦”之类,也不是麻衣相法里所谓观人八法“成、厚、清、古、孤、薄、恶、俗”之类。我要谈的脸谱乃是每天都要映入我们眼帘的形形色色的活人的脸。旧戏脸谱和麻衣相法的脸谱,那乃是一些聪明人从无数活人脸中归纳出来的几个类型公式,都是第二手的资料,可以不管。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那意思承认人面不同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不能不叹服人类创造者的技巧的神奇,差不多的五官七窍,但是部位配合,变化无穷,比七巧板复杂多了。对于什么事都讲究“统一”“标准化”的人,看见人的脸如此复杂离奇,恐怕也无法训练改造,只好由它自然发展罢?假使每一个人的脸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翻出来的,一律的浓眉大眼,一律的虎额隆隼,在排起队来检阅的时候固然甚为壮观整齐,但不便之处必定太多,那是不可想象的。
人的脸究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否则也就无所谓谱。就粗浅的经验说,人的脸大别为两种,一种是令人愉快的,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凡是常态的、健康的、活泼的脸,都是令人愉快的,这样的脸并不多见。令人不愉快的脸,心里有一点或很多不痛快的事,很自然地把脸拉长一尺,或是罩上一层阴霾,但是这张脸立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立刻把这周围的气氛变得阴沉。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下,嘴角上挂出一个微笑,自己费力不多,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恋一些。我永不能忘记那永长不大的孩子潘彼得,他嘴角上永远挂着一颗微笑,那是永恒的象征.一个成年人若是完全保持一张孩子脸,那也并不是理想的事,除了给“婴儿自己药片”做商标之外,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不过赤子之天真,如在脸上还保留一点痕迹,这张脸对于人类的幸福是有贡献的。令人愉快的脸,其本身是愉快的,这与老幼妍媸无关。丑一点,黑一点,下巴长一点,鼻梁塌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上面漾着充沛的活力,便能辐射出神奇的光彩,不但有光,还有热。这样的脸能使满室生春,带给人们兴奋、光明、调谐、希望、欢欣。一张眉清目秀的脸,如果恹恹无生气,我们也只好当作石膏像来看待了。
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游戏:早起出门,留心观察眼前活动的脸,看看其中有多少类型,有几张使你看了一眼之后还想再看?
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自己另造一张”。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杰克博士与海德先生》(Dr.Jekyll and Mr.Hyde),那不是寓言。误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司道貌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
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得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变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
不要以为脸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的受之父母,自己负不得责。不,在相当范围内,自己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丹,但是大概都是天真无邪,令人看了喜欢的。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
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脸是到处都有的。在送殡的行列中偶然发现的哭丧脸,作讣闻纸色,眼睛肿得桃儿似的,固然难看;一行行的囚首垢面的人。如稻草人,如丧家犬,脸上作黄蜡色,像是才从牢狱里出来,又像是要到牢狱里去,凸着两只没有神的大眼睛,看着也令人心酸;还有一大群心地不够薄,脸皮不够厚的人,满脸泛着平价米色,嘴角上也许还沾着一点平价油,身穿着一件平价布,一脸的愁苦,没有一丝的笑容,这样的脸是颇令人不快的。但是这些贫病愁苦的脸还不算是最令人不愉快,因为只是消极得令人心里堵得慌,而且稍微增加一些营养(如肉糜之类)或改善一些环境,脸上的神情还可以渐渐恢复常态。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冷森森地拒人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嘴撇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哪里去了,脖梗子发硬,脑壳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遇见这样的人,我就觉得惶惑:这个人是不是昨天赌了一夜以致睡眠不足,或是接连着腹泻了三天.或是新近遭遇了什么闵凶,否则何以乖戾至此,连一张脸的常态都不能维持了呢?
(选自《雅舍小品》,台湾正中书局1949年版)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
(1)首先申明所说脸谱不是旧剧或相面术中所说的,只分令人愉快和不快两种。不论哪种均与老幼妍媸无关。
(2)认为一般人也有自然和自造两副面孔。点明了最令人愉快和不快的脸谱,特别嘲讽了“帘子脸”“傲下媚上”的种种丑态。
(3)指出人要为自己的脸负责。
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由表及里,从具象的脸谱生发到无形的脸谱。
(2)采用对比的手法。
(3)语言亲切随和、娓娓道来,兼具讽刺幽默性。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作品中,叙事以主人公成为童养媳开始、以做了童养媳的婆婆为结尾的是()
A 《萧萧》 B 《秋收》 C 《呼兰河传》 D 《饥饿的郭素娥》
查看
单选
小说《绣枕》侧重叙述的两个情景是()
A 张妈教训小妞儿和白总长家的宴会 B 大小姐绣靠枕和白总长家的宴会 C 大小姐绣靠枕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 D 张妈教训小妞儿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
查看
单选
小说《拜堂》中,田大娘对汪二和汪大嫂成亲的态度是()
A 漠视 B 支持 C 嘲讽 D 蔑视
查看
单选
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中,小商人所说的“随常一个人在街上串,戴他妈副黑眼镜子”的人物是()
A 方治国 B 邢幺吵吵的大哥 C 新县长 D 邢幺吵吵
查看
单选
诗歌《凤凰涅粲》的形式特点是()
A 自由体,诗句长短参差 B 民歌体,诗句长短参差 C 新格律体,形式整齐 D 短行体,形式整齐
查看
单选
诗歌《雨巷》的意象特点是()
A 凄婉朦胧 B 明丽绚烂 C 单纯明朗 D 悲壮雄浑
查看
单选
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反复使用的艺术手法是()
A 对比和象征 B 排比和对偶 C 象征和拟人 D 排比和对比
查看
单选
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的主题意蕴是()
A 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B 对为爱情而牺牲的青年男女的惋惜 C 表达对母爱和童真的向往 D 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
查看
单选
诗歌《纤夫》中,为增强“纤夫”形象的立体感,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A 比兴 B 意识流 C 雕塑手法 D 讽刺
查看
单选
“你在荒村里忍受饥肠,/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你却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诗句中的“你”指的是()
A 白居易 B 闻一多 C 光未然 D 杜甫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