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阅读杨少衡小说《复活节岛的落日》,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复活节岛的落日
杨少衡
“那时太阳落在海面上。”老人说,“那是让人一眼看去永远忘不了的奇迹——几层楼那么高的巨大石像站在海岸上,排成一排,面对落日眺望远方。在大洋中一个人迹稀少的小岛上,石像就像一队天外来客,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在远古突然出现在那一座小岛上。”
“复活节岛?”
老人点点头。他苍白的脸上布满风霜的印迹。他坐在轮椅上。海滨公园的黄昏像往常一样寂静冷清,风轻摇着树梢,白色的海浪线在空旷的沙滩上翻卷,涛声随着海浪的翻覆一阵一阵地传过来,蓝色海洋的尽头,一座黑黝黝的岛礁上垂着一轮日复一日垂挂在那里的平静的落日。
“那座岛屿在南太平洋上,南回归线的南边。”老人说,“我到那儿寻找奇迹。从我听到那些石像的传说后,我就一直在想着它们,我知道那些巨人石像紧闭着嘴唇,嘴唇里含着一个永恒的生命之谜,那个谜等着一个人去译解,那个人就是我。”
“那有几万公里呀!您怎样到那儿?坐飞机?坐船?您当过水手,还是地理学家?”
老人没有回答。他沉浸在他浪迹天涯的回顾里。他垂着眼睑,嗓子里咕噜咕噜有如梦呓。静静的滨海大道上就他们两人:老人和他的对话者。对话者是一个小伙子,他看着海洋远处。
“那些石像排列在海边上,一动不动地眺望远方。太阳正一点儿一点儿地沉向海面,海面像红色的火焰熊熊燃烧。”老人说,“我跟那些石像一起站在岸边看着落日。”
“真漂亮!”
“我听到石像在低泣,用涛声低语。南太平洋的涛声此起彼伏,无止无休,长长的,从石像的脚下一直滚到太阳落下的那个地方。”
“不同凡响。”小伙子赞道,“那么您知道那个谜了?关于生命的?”
“我知道。”老人说,“宇宙间最了不起的奇迹是什么?是生命,就是它。那些永恒的石像矗立在那儿诠释着生命存在的价值,诠释着搏击和希望的意义!”
老人深深地陷入他的思绪之中,他没再说话,渐渐在海滨习习的晚风中沉沉地睡去。
小伙子听到海滨大道上清脆的高跟鞋咔咔响着向这边走来。“谢谢您帮我照顾他。”走过来的姑娘说,“现在我要把他推回去了。”小伙子看着轮椅上的老人,他垂着头,头发稀疏斑白。
“他是我伯父。”姑娘道,“很不幸。三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在轮椅上硬撑了一辈子。”
“他到过很多地方?”
“他从没离开过这座城市。”轮椅上的老人面对大海,瘦小的身躯在海风中蜷成一团。
小伙子看着沉思默想的老人,觉得他像是马上要化成一道光华升腾而去,宽阔无比的海洋尽头垂挂着一轮灿烂的落日……
(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
(1)塑造了一个自幼就被困在轮椅上积病瘦弱,但内在精神充实丰富的老人形象。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4分)
(2)在现实的困厄中,老人虽从未远行过,但他所描绘的想象中复活节岛壮美落日的景象,体现了老人顽强的生命意志。(3分)
(3)老人离去的背影在年轻人眼中“化成一道光华升腾而去”,象征了其强健的人格精神,赞美了不屈从于命运的抗争精神。(3分)
艺术特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老人的病弱之躯与强健精神形成鲜明反差,强化了作品主题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分)
(2)构思巧妙。以想象中的落日景象开篇,以现实中的情景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2分)
(3)情节设计一波三折,结尾处的逆转,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3分)
(4)散文化的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富有哲理。(3分)
【评分参考】(1)达意即给分。
(2)如答题有创意,且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4分,但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20分。
(3)如不足600字,则每不足50字扣2分。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恶俗的小市民形象是()
A 裁缝 B 姨娘 C 粉萍 D 裁缝老婆
查看
单选
铁凝小说《哦,香雪》结尾处,以诗化的大自然衬托出香雪夜晚徒步回家时的心情是()
A 懊恼中有恐惧 B 又紧张又害怕 C 愉快中略有紧张 D 又悲伤又绝望
查看
单选
阿城小说《棋王》的语言特色是()
A 华丽、浪漫 B 雄浑、奇崛 C 冷峻、反讽 D 朴素、诙谐
查看
单选
陈染小说《空的窗》中,退休老人恳求允许他去送死信的目的是()
A 重拾生活的意义 B 赚钱补贴家用 C 热爱本职工作 D 传递爱情信物
查看
单选
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故事结尾时洋老头的生活状况是()
A 外出卖艺 B 中风瘫痪 C 抽烟酗酒 D 病后康复
查看
单选
刘庆邦小说《鞋》中守明的性格特征是()
A 渴望爱情又含蓄内敛 B 真诚朴实又胸怀革命理想 C 工于心计又冷漠圆滑 D 风华绝代又落寞消沉
查看
单选
傅雷散文《致傅聪》中,傅雷以唐·璜为例,要告诫儿子的是()
A 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 B 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要求别人 C 不要滥于用情和玩世不恭 D 在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
查看
单选
运用想象与写实两种方式穿插并对比“母亲”的两个时代,由此礼赞母爱的作品是()
A 《一个人老了》 B 《母亲的羽衣》 C 《将军族》 D 《亲亲土豆》
查看
单选
张洁散文《拣麦穗》中“我”站在柿子树下伤心哭泣的原因是()
A 心仪的恋人离“我”而去 B 得知远在家乡的母亲病逝 C 得知疼爱“我”的卖灶糖老汉去世 D 送韩老七“上路”
查看
单选
周涛散文《巩乃斯的马》中叙写马的品性是()
A 奔放进取 B 安贫知命 C 难当大用 D 胆怯懦弱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