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诊断分析 小张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思想观念:小张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使她非常灰心和自卑。
②性格问题:小张本身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③就业技能:小张毕业考试没有通过,学历较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很难找到工作。
④家庭关系:小张长期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催促其找工作导致彼此关系紧张。
针对小张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如下的解决办法:
①针对由于就业受挫产生的自卑情绪,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改善就业观念入手,为她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其就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②针对小张性格内向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其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她社会交往的能力,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其性格开朗起来,更快地融入社会。
③针对小张学历较低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树立帮助其提高劳动技能,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目标。
④针对小张长期闲散在家导致其家庭气氛紧张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其父母共同交流和分析小张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
2.指导策略
采用任务中心模式和家庭疗法相结合。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的,因此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要充分发挥服务对象本身的能动性。本案例中小张的主要问题都可以明确界定,并且依靠小张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为小张的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更加高效地为其提供服务。
针对小张与母亲的关系紧张这一问题可以运用家庭疗法解决,使母女俩正确地对待小张的问题,共同朝着为小张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此外,本案例还可以邀请小张参加团体活动,以增强其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增加小张与同辈群体接触的机会,加速其自身的改变。
3.实施策略
总体目标:协助服务对象改变就业观念,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个人能力;改善母女关系,改善服务对象内向封闭的性格,促进其更快融入社会。具体行动方案如下:
(1)收集并研究资料,了解小张的生活状态、主要问题,建立专业关系。
(2)与小张进行交谈,改变其就业观念,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弱点,树立新的人生目标。
(3)挖掘小张的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家庭环境。与小张的母亲进行沟通,缓解家庭气氛,让其认识到对女儿一味地埋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社会支持和人际沟通上,小张的社会资源少,社会支持度低,需要她重新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包括同辈群体、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
(4)提供小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
(5)邀请小张参加小组活动,增强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6)根据小张的个人特点和能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其自立能力。
(7)如果就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那就帮助小张做好就业前的准备,鼓励她走出家门,寻找工作机会,结交一些同辈群体,使她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而不是一味依靠他人的帮助。
(8)回顾整个过程,巩固几次服务的成果,对小张及其家人的努力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做好跟踪服务。
4.实施结论
主要是实施指导策略后的成效即个案发生的转变情况。例如小张的自卑情绪得到了改善,性格也渐渐开朗,与母亲的关系趋于缓和,还能够主动出门找工作,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与接案时相比,有较大地改变。
5.跟踪及讨论、思考
主要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研究进行一个总结性反思。例如通过本次个案研究,社会工作者可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服务对象及其家人的信任,是顺利开展个案的基础;第二,针对性格内向的服务对象,找到谈话的切入点非常重要,而且切入点通常是服务对象感兴趣的事物;第三,服务对象的许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的解决通常能使其他问题得到缓解;第四,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服务。同时,本案也需要社会工作者思考在进行个案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如何体现 “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如何对本案进行跟踪服务,巩固前期的服务效果;如何生成有效地服务方法,便于在面对类似个案时能够将此服务方法进行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