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正确答案
(1)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联系: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尚未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
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二者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3)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马克思和列宁 B 马克思和圣西门 C 马克思和斯密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查看
单选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
A 全面性和深刻性的统一 B 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 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查看
单选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种基本形态是( )
A 朴素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历史唯物主义
查看
单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这表明物质和运动( )
A 不可分割 B 不易区别 C 完全对立 D 绝对同一
查看
单选
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 )
A 不具有客观性 B 是通过各种盲目力量实现的 C 不具有普遍性 D 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查看
单选
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一种( )
A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查看
单选
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A 实践论 B 先验论 C 反映论 D 矛盾论
查看
单选
真理的价值问题也就是( )
A 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B 真理是否永恒存在的问题 C 真理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 D 真理是否对人有用的问题
查看
单选
下列选项中,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的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 B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C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D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查看
单选
下列各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
A 政府机关 B 政治思想 C 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