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建设工程合同工期为25个月,施工单位编制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如图1所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当该计划执行7个月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施工过程C和施工过程D已完成,而施工过程E将拖后2个月。

事件二:为了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E的实际进度拖后2个月后,组织施工过程H、I、K进行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段及其流水节拍见表1
表1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阶段及其流水节拍


事件三:为了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又采取了第二个方案,即压缩某些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各施工过程的直接费用率及最短持续时间见表2
表2各施工过程的直接费用率及最短持续时间

【问题】
1.该网络计划象?
2.事件一中施工过程E的实际进度是否影响总工期?如果实际进度确实影响到总工期,为保证总工期不延长,对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3.事件二中施工过程H、I、K的流水施工工期是多少?此时工程总工期能否满足原合同工期的要求?为什么?
4.事件三中进度计划的最优调整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此时直接费用将増加多少万元。

正确答案
1该网络计划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理由:经计算,该网络计算工期=4+3+7+5+6=25个月,合同工期25个月,能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应作为重点控制对象的工作:A、E、H、I、K。

2.事件一中施工过程E的实际进度影响总工期。
理由:E为关键工作,总时差为0个月,拖后2个月会影响实际进度。
如果实际进度确实影响到总工期,为保证总工期不延长,对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有:关键工作的
调整(工期优化);改变逻辑关系;对后面的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
3.事件二,根据流水节拍表,判断施工过程H、I、K的流水施工属于无节奏流水施工。
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1)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施工过程H:2 5 7
施工过程I:1 3 5
施工过程K:2 5 6
(2)错位相减,取最大值得流水步距:

(3)计算工期:T=ΣK+Σtn=(4+1)+(2+3+1)=11(月)。
此时工程总工期能满足原合同工期的要求。
理由:流水施工工期是11(月),11+2=13(月),小于18个月(原H、I、K持续时间18个月),
满足合同要求。
4.事件三中进度计划的最优调整方案:
压缩K工作1月,増加直接费4万。
压缩I工作1月;増加直接费4.5万。
此时直接费用将増加4+4.5=8.5万。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以下关于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内噪声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昼间卧室内不应大于 37dB B 夜间卧室内不应大于 45dB C 昼间起居室内不应大于 37dB D 夜间起居室内不应大于 45dB
查看
单选
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 )。
A 框架柱中 B 框架梁中 C 框架梁柱节点 D 框架楼板内
查看
单选
配制高强混凝土,优先选用的水泥为( )。
A P·I B P·O C P·P D P·C
查看
单选
常用较高要求抗震结构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品种是( )。
A HRBB500 B HRBF500 C HRB500E D HRB600
查看
单选
对于密实不吸水的砌体材料和湿冷的天气,要求砂浆稠度( )。
A 较大 B 较小 C 适中 D 与稠度无关
查看
单选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当无圈梁或垫梁时,钢筋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
A 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 B 板钢筋在下,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上 C 次梁钢筋在上,板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 D 次梁钢筋在下,板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上
查看
单选
关于对钢化玻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机械强度高 B 抗冲击性高 C 碎后不易伤人 D 在受急冷急、热作用时易发生炸裂
查看
单选
关于细骨料“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性能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小;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小 B 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大;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小 C 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小;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大 D 级配好、砂粒之间的空隙大;骨料越细,骨料比表面积越大
查看
单选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 fcu,棱柱体抗压强度为 fc,抗拉强度为 ft,则同一混凝土的强度次序为( )。
A fc>fcu>ft B fcu=fc>f C fcu>ft>fc D fcu>fc>ft
查看
单选
卷材防水屋面檐口( )范围内的卷材应满粘。
A 250mm B 300mm C 500mm D 800mm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