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9-23题
某铜业公司铜冶炼主体工序有熔炼、精炼、电解、收尘、制酸、贵金属回收、渣选矿、余热发电、废水回收处理;生产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熔炼炉、吹炼炉、精炼炉、圆盘铸造机、电解槽、余热锅炉、冶金用桥式起重机、带式输送机、天然气站、制氧站(制氧机、氧气储罐)、总降变压站、自动灭火系统、叉车、电梯等;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有铜精矿、硫酸、盐酸、硝酸、氧气(压缩)、氮气(压缩)、氯气、天然气、煤粉、氢氧化钠、液氨、砷化氢、硫化氢、五氧化二钒、二氧化硫、粗铜、阳极铜、电解铜、水蒸气、柴油(闭杯闪点65℃)、重油、矿渣等。
公司建立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2017年新任总经理甲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为42学时,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乙安全再培训时间为18学时,安全科长丙的安全再培训时间为16学时,新上岗操作工丁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为72学时,操作工戊安全再培训时间为20学时。
公司组织制定了铜熔炼工序《铜液泄漏现场处置方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培训。2018年1—8月,公司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方式,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设备设施、作业安全等进行了隐患排查。
上述场景中,属于特种设备的有(  )。

A 熔炼炉
B 冶金用桥式起重机
C 叉车
D 圆盘铸造机
E 氧气储罐

正确答案
BCE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焦化企业干熄焦装置应设置循环气体成分自动分析仪,对(  )含量进行分析记录。
A CO、H<sub>2</sub>、O<sub>2</sub>、CO<sub>2</sub><sub></sub> B CO、CH<sub>4</sub>、O<sub>2</sub>、CO<sub>2</sub><sub></sub> C CO、H<sub>2</sub>S、O<sub>2</sub>、CO<sub>2</sub> D CO、C<sub>2</sub>H<sub>2</sub>、O<sub>2</sub>、CO<sub>2</sub>
查看
单选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根据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物质性质及数量等因素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划分。焦化企业焦炉煤气净化车间的
A 甲类,0区 B 甲类,1区 C 乙类,1区 D 乙类,2区
查看
单选
某钢铁企业直径600 mm的焦炉煤气管道焊口开裂,煤气泄漏并着火。下列灭火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立即停煤气风机,打水降温,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 关闭着火点前端煤气阀门,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 C 用高压水降温,并立即关闭着火点前端煤气阀门 D 逐渐降低焦炉煤气管道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
查看
单选
高炉冶炼过程中,液态渣铁、铁水遇水爆炸事故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下列造成液态渣铁、铁水遇水爆炸事故原因中,错误的是(  )。
A 风口、直吹管烧穿,液态渣铁大量喷出,遇水爆炸 B 高炉炉基均匀下沉,液态渣铁大量喷出,遇水爆炸 C 风口损坏,向炉内大量漏水,发生爆炸 D 高炉炉缸、炉底烧穿,大量铁水流到炉基,遇水爆炸
查看
单选
炼铁煤粉制备工艺是将煤送入磨煤机,经过干燥,研磨,布袋收粉后进入煤粉仓供高炉喷煤使用的过程。磨煤机发生煤粉爆炸的原因有多种,关于磨煤机发生粉爆事故原因的说法,正
A 磨煤机出口处热风的温度过高时,煤粉中灰分析出 B 磨煤机出口处因煤结焦而出现堵塞,温度突然升高 C 磨煤机热风管道内积聚氢气 D 煤粉仓内壁光滑且设计过大
查看
单选
转炉在吹炼过程中,由于布料不均匀、吹炼枪位操作不当等原因,会造成爆发性喷溅、金属喷溅和泡沫渣喷溅。其中,形成泡沫渣喷溅的主要原因是(  )。
A 炉膛小,炉温低 B 熔池温度低、炉渣黏度大 C 吹炼时间长 D 留渣操作
查看
单选
电炉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关于电炉炼钢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炉后操作室应设在安全位置,出口处应设在靠近出钢口一侧 B 炉下钢水罐车运行控制与电炉出钢倾动控制应分设在两个操作台上 C 电炉出钢倾动应与炉下钢水罐车的停靠位置及电子秤联锁 D 出钢水量达到规定值后,钢水罐车即可从出钢工位开出
查看
单选
锻压是对塑性材料施加冲击力或静压力,使其在固态范围内分子发生流动,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内部组织和良好机械性能制件的压力加工方法。铝合金在锻压机上模锻,一
A 预锻、自由锻 B 自由锻、终锻 C 胎锻、自由锻 D 预锻、终锻
查看
单选
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时,应制定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取得有关部门的书面批准。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距作业点10 m以外安设投光器 B 距工作场所50 m内禁止火源 C 操作人员佩戴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 D 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钢制工具
查看
单选
为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储存危险物质过程中可燃和有毒物质的泄漏,按照《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对存在(  )泄漏可能的生
A 一氧化碳 B 粗苯 C 硫化氢 D 甲烷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金属冶炼安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