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三级公路,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12+300,路面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图3中(A)未采用硬化处理,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级配碎石基层之间设置下封层。项目地处丘陵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其中K2+000~K2+600为滑坡地段,该地段多为破碎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路线在滑坡地段以挖方形式通过,经挖方卸载后进行边坡防护。


施工单位对滑坡地段施工编制了滑坡防治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滑坡监测方案,通过了相关专家评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
事件2:滑坡地段采用挖方卸载的防治措施,对该地段边坡采用锚杆加钢筋网再加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
事件3:施工单位对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做了如下处理:①在沥青面层施工前1~2d内,采用人工清扫方式清理级配碎石基层表面;②当基层表面出现小坑槽时,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③当基层表面出现较大范围松散时,清除掉该范围内全部基层重新铺装。
事件4: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会同相关质量检验人员对基层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横坡等项目进行了实测。
【问题】
1.写出图3中A的名称。下封层施工宜采用什么方法施工?
2.指出事件1中对应急预案告知性备案做法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事件2中,滑坡防治措施属于哪类滑坡防治措施?滑坡防治措施还有哪两类?
4.逐条判断事件3中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处理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5.补充事件4中还需实测的项目,并指出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正确答案
1.图3中A的名称:土路肩。
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

2.错误之处: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改正: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3.(1)属于力学平衡类防治措施。
(2)滑坡防治措施还有排水防治措施以及改变滑带土措施。

4.事件3中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处理的做法判断及改正:
①正确。
②错误,改正:清理出小坑槽时,不得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
③错误,改正:清理出较大范围松散时,应重新评定基层质量,必要时宜返工处理。

5.事件4中需补充的项目:
①纵断高程;②宽度;③厚度。
事件4中的关键项目:厚度、压实度。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山区公路中,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不宜选择( )。
A 砂类土地段 B 路堑的弃方地段 C 碎砾石地段 D 重黏土地段
查看
单选
宜修建加筋土挡土墙的路段是( )
A 挖方路段 B 地形陡峭的山坡路段 C 半填半挖路段 D 地形平坦宽敞的填方路段
查看
单选
不能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的措施是( )。
A 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B 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 C 严格按照路基设计宽度填筑 D 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行车带
查看
单选
属于路面基层粒料类级配型是( )
A 填隙碎石 B 天然砾石轧制成碎石 C 天然砾石 D 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
查看
单选
以下不属于级配型的是( )。
A 级配碎石 B 级配砾石 C 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 D 部分砾石经轧制未掺配砾石
查看
单选
某一级公路,面层为沥青混凝土AC-16,基层为二灰碎石土,在面层与基层间应设( )。
A 粘层 B 透层 C 反滤层 D 垫层
查看
单选
隧道洞口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 )。
A 仰坡 B 挡土墙 C 拦水带 D 明洞
查看
单选
下列公路工程质量事故中,属于较大质量事故的是( )。
A 二级公路项目的中隧道结构坍塌事故 B 二级公路项目的大桥主体结构垮塌事故 C 高速公路项目的路基(行车道宽度)整体滑移事故 D 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查看
单选
关于基坑降排水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
A 集水坑排水可适用于严重流沙。 B 井点降水法宜用于粉砂、细砂、无砂的黏质土。 C 井点降水曲线应低于基底设计高程或开挖高程至少0.2m。 D 井点类别的选择,宜按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以及工程特点确定。
查看
单选
主梁在待制梁体上方,借助已成梁体和桥墩移位的称为( )移动模架。
A 上行式 B 下行式 C 中行式 D 复合式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