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甲公司中标某道路工程,设计道路等级为一级道路,全长5600m。横断面形式为三幅路,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路面面层结构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40mmSMA-13,中面层为厚60mmAC-25,下面层为厚80mmAC-20。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甲公司将路面工程施工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乙公司施工。建设单位发现后立即制止了甲公司的行为。
事件2:路基范围内有一处干涸池塘,甲公司将原始地貌杂草清理后,在挖方段取土一次性将池塘填平并碾压成型,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甲公司返工处理。
事件3:甲公司编制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以下要点:
(1)上面层摊铺分左、右幅施工,每幅摊铺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案,两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推进,并保持摊铺机组前后错开40~50m距离。
(2)上面层碾压时,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3)该道路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混合料已摊铺部分留8cm~10cm暂不碾压,然后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事件4:确定了路面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
【问题】
1.该道路面层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2.事件1中,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的分包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2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3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5.写出事件4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

正确答案
1.不合理,道路面层应该是自上而下沥青混合料粒径越来越大,下面层应为粗粒式,中面层应为中粒式,本案例中面层为粗粒式,下面层为中粒式是不合理的。
2.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的分包行为正确。
原因:甲公司违反了有关“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的规定,属于违法分包。
3.事件2中的不妥之处及理由:
(1)首先对池塘进行勘察,视池塘淤泥层厚、边坡等情况确定处理方法。
(2)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并报驻地监理,待监理批准后方可施工。
(3)仅对杂草做清理,并一次性进行回填的做法,未遵守填土路基施工的规定。
4.错误之处1:摊铺机组前后错开40~50m距离,错开距离过大。
正确做法: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
错误之处2:SMA混合料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复压易产生波浪和混合料离析)。
正确做法:SMA混合料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复压应采用振动压路机。
错误之处3: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混合料已摊铺部分留8cm~10cm暂不碾压,然后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正确做法: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混合料已摊铺部分留10cm~20cm暂不碾压,然后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5.沥青混凝土路面主控项目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压实度和厚度。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山区公路中,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不宜选择( )。
A 砂类土地段 B 路堑的弃方地段 C 碎砾石地段 D 重黏土地段
查看
单选
宜修建加筋土挡土墙的路段是( )
A 挖方路段 B 地形陡峭的山坡路段 C 半填半挖路段 D 地形平坦宽敞的填方路段
查看
单选
不能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的措施是( )。
A 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B 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 C 严格按照路基设计宽度填筑 D 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行车带
查看
单选
属于路面基层粒料类级配型是( )
A 填隙碎石 B 天然砾石轧制成碎石 C 天然砾石 D 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
查看
单选
以下不属于级配型的是( )。
A 级配碎石 B 级配砾石 C 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 D 部分砾石经轧制未掺配砾石
查看
单选
某一级公路,面层为沥青混凝土AC-16,基层为二灰碎石土,在面层与基层间应设( )。
A 粘层 B 透层 C 反滤层 D 垫层
查看
单选
隧道洞口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 )。
A 仰坡 B 挡土墙 C 拦水带 D 明洞
查看
单选
下列公路工程质量事故中,属于较大质量事故的是( )。
A 二级公路项目的中隧道结构坍塌事故 B 二级公路项目的大桥主体结构垮塌事故 C 高速公路项目的路基(行车道宽度)整体滑移事故 D 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查看
单选
关于基坑降排水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
A 集水坑排水可适用于严重流沙。 B 井点降水法宜用于粉砂、细砂、无砂的黏质土。 C 井点降水曲线应低于基底设计高程或开挖高程至少0.2m。 D 井点类别的选择,宜按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以及工程特点确定。
查看
单选
主梁在待制梁体上方,借助已成梁体和桥墩移位的称为( )移动模架。
A 上行式 B 下行式 C 中行式 D 复合式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