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19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 500
贷:银行存款1 500(1分)
2×19年12月31日:
调整后的乙公司2×19年度净利润=790-(300-200)×70%-(500-300)×60%=6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80(600×30%)
贷:投资收益 180(2分)
净利润调整分析:(1)对投资时点乙公司账上的存货,对外销售时,乙公司按账面价值结转营业成本,但站在联营企业合营企业角度,应按公允价值结转营业成本,因此站在整个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角度,乙公司对外销售的存货少结转了营业成本,从而多算了净利润,因此按对外销售的存货比例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减净利润;(2)投资后内部交易存货,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对这笔交易不认可,所以对存货还是认可账面成本,所以对期末留存的存货,即未对外销售的存货,内部购买方是按内部售价计量的成本,而联营企业合营企业认可的是内部成本价,即对这部分存货在内部出售方确认的内部销售利润,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是不认可的,所以要将这部分未对外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调减净利润。
(2)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其他综合收益30(100×3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0(1分)
调整后的乙公司2×20年度净利润=-6 090-(300-200)×30%+(500-300)×60%=-6 000(万元)。
在调整亏损前,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 500+180+30=1 710(万元)。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亏损分担额=6 000×30%=1 800(万元),大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此应将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同时因为存在实质上构成对B公司长期权益的长期应收款50万元,应进一步确认投资损失50万元,剩余的未确认亏损分担额40万元,应在账外做备查登记。(1分)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1 76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 710
长期应收款50(2分)
净利润调整分析:(1)对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账上存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 调整当年对外销售的存货部分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对净利润的影响;(2)对上年投资后内部交易存货,在上年将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调减了净利润,本年针对对外销售的存货,其内部交易损益在本年对外销售时得以对外实现,所以要在本年将内部交易损益调增净利润。
(3)
2×21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甲公司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500×30%=150(万元),应先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40万元,再恢复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相关分录为:
借:长期应收款50
贷:投资收益50(1.5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60(150-40-50)
贷:投资收益60(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