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年1月1日取得股权时分录是: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 120
应收股利 80
贷:银行存款 1 200(1分)
2×18年5月3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80
贷:应收股利 80(1分)
2×18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8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80(1分)
2×19年1月8日新购入股权首先将付出对价公允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 800
贷:银行存款 2 800(1分)
此时持股比例达到了3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原股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原采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在改按权益法核算时转入到留存收益。(1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500
其他综合收益 38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 120
——公允价值变动 380
盈余公积 3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42(2分)
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5 000×30%=4 500(万元),大于初始投资成本4 300(万元)(2 800+1 500),因此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4 500-4 300=200(万元)。(1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1分)
2×19年末要按照乙公司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分录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
贷:投资收益 600(1分)
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500+600=5 100(万元),可回收金额为4 200(万元),所以应该确认减值准备900万元,(1分)分录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900(1分)
2×20年出售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 5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4 500
——损益调整 600
投资收益 30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