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2×10年至2×13年,甲公司发生的与专利技术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2×10年初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管理用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300万元、研发人员薪酬10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50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共计4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 2×11年1月专利技术获得成功,达到预定用途。对于该项专利权,相关法律规定该专利权的有效年限为10年,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权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2年,按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
资料二:2×12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60万元。该专利权减值后摊销年限、摊销方法和净残值均不发生改变。
资料三:2×13年4月5日,甲公司以120万元将该专利技术对外出售,款项已收存银行。
本题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费用及其他因素。(“研发支出”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编制甲公司2×10年度有关研究开发专利技术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11年该项无形资产的相关会计分录(假定按年摊销);
(3)计算甲公司2×12年对该专利权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13年与该专利权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
2×10年度:
发生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50
  ——资本化支出  300
  贷:原材料 3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
银行存款 50 (2分)
年末,将费用化支出转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15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50(1分)
(2)
(2) 2×11年1月,专利权获得成功时:
借:无形资产 3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00(1分)
该无形资产的年摊销额=300÷10=30(万元)(1分)
年末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30
  贷:累计摊销  30(1分)
(3)

2×12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30×2=240(万元)(1分);
2×12年12月31日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40-160=80(万元)(1分)。
借:资产减值损失 8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0(1分)
(4)
2×13年度(1~3月)摊销无形资产5(160÷8×3/12)万元。借:管理费用 5
  贷:累计摊销 5(1分)
2×13年4月5日,处置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12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0
  累计摊销 65
  资产处置损益 35 (倒挤)
  贷:无形资产   300(2分)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小程序
热门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