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三级公路,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12+300,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图中(A)未采用硬化处理,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级配碎石基层之间设置下封层。项目地处丘陵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其中K2+000~K2+600为滑坡地段,该地段多为破碎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路线在滑坡地段以挖方形式通过,经挖方卸载后进行边坡防护。

施工单位对滑坡地段施工编制了滑坡防治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滑坡监测方案。通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
事件二:滑坡地段采用挖方卸载的防治措施,对该地段边坡采用锚杄加钢筋网再加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
事件三:施工单位对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做了如下处理:①在沥青面层施工前1~2d内,采用人工清扫方式清理级配碎石基层表面;②当基层表面出现小坑槽时,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③当基层表面出现较大范围松散时,清除掉该范围内全部基层重新铺装。
事件四: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会同相关资料检验人员对基层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横坡等项目进行了实测。
问题:
1.写出图2中A的名称。下封层施工宜采用什么方法施工?
2.指出事件一中对应急预案告知性备案做法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事件二中,滑坡防治措施属于哪类滑坡防治措施,滑坡防治措施还有哪两类?
4.逐条判断事件三中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处理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5.补充事件四中还需实测的项目,并指出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正确答案
1.(1)A的名称:土路肩。
(2)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
2.错误之处: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
改正: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3.(1)属于力学平衡类防治措施。
(2)还有排水防治措施以及改变滑带土措施。
4.①正确。
②错误,改正:清理出小坑槽时,不得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
③错误,改正:清理出较大范围松散时,应重新评定基层质量,必要时宜返工处理。
5.(1)补充项目:①纵断高程;②宽度;③厚度。
(2)关键项目:厚度、压实度。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
A 含水流动性开挖 B 河滩地段开挖 C 整修路基边坡 D 岩石地段的路堑开挖
查看
单选
不宜采用强夯法施工的是( )。
A 高饱和度的粉土 B 碎石土 C 杂填土 D 软土
查看
单选
不属于间接防护的是( )。
A 护坝 B 石笼 C 丁坝 D 改移河道
查看
单选
热拌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采用( )设计。
A 正交试验 B 针入度试验 C 马歇尔试验 D 洛杉矶磨耗试验
查看
单选
液体石油沥青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石油沥青宜采用针入度较小的石油沥青 B 与沥青稀释剂混合加热,再搅拌、稀释制成 C 掺配比例根据使用要求由经验确定 D 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严禁超过140℃
查看
单选
关于透层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温低于10℃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B 透层油洒布后应自由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在表面形成油膜 C 应按设计喷油量一次均匀洒布,当有漏洒时,应人工补洒 D 在摊铺沥青前,应将局部尚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清除
查看
单选
关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拆模说法错误的是( )。
A 承包人应在拟定拆模时间的12h以前,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B 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设计未规定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C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D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侧模、底模及支架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方可拆除
查看
单选
关于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得使用立窑水泥 B 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宜大于600kg/m<sup>3</sup> C 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D 搅拌混凝土时高效减水剂宜采用后掺法
查看
单选
关于先张法预制梁板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2mm B 对热轧带肋钢筋,可采用乙炔一氧气切割 C 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1% D 其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应不大于8mm
查看
单选
中、小型突水突泥的地段地质灾害分级为( )。
A A级 B B级 C C级 D D级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