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项目部划分的施工工序,本工程的施工流程框图如图4所示。
2.本工程前排钢管桩沿高程腐蚀区域划分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和泥下区四个区域。各区域高程范围:(1)浪溅区高程范围设计高水位向上1.5m与设计高水位向下1.0m,即:+2.8m~+2.70m;(2)水位变动区高程范围设计高水位向上1.0m与设计高水位向下1.0m,即:+2.7m~+0.37m;(3)水下区高程范围设计高水位向下1.0m,即:+0.37m~-12.0m;(4)泥下区高程范围是指泥面以下区域,即:-12.0m以下。
3.沉桩和护面抛石过程中,保护岸坡稳定采取的措施:(1)沉桩方面:控制沉桩顺序(分区间隔沉桩)与速率、高潮位沉桩、重锤轻打。(2)抛石方面:由水域向岸(从下向上)、分层抛。
4.根据靠船构件形状将靠船构件分解为矩形与三角形分别计算力矩:
靠船部分矩形部分对前排桩中心的力矩为:
(25×1.0×2.0×1.2)×(2.5-1.0÷2)=120kN·m。
靠件三角形部分对前排桩中心的力矩为:
(25×0.4×2.0÷2×1.2)×(2.5-1.0-0.4÷3)=16.40kN·m。
靠船构件对前排桩中心的力矩为:1204-16.40=136.40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