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S钢铁集团公司始建于1966年,设置安全环保部、机动部、生产运输部、能源公司、炼铁厂等32个部室和二级单位,在岗职工8900人,资产总额125亿元。以钢铁制造业为主,集采矿、煤焦化、进出口贸易、汽车运输、机械加工、建筑安装、水泥生产、电力生产等多种配套产业于一体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年生产能力350万吨钢,主要设备有1350m3的高炉、2500m3的高炉、100t的转炉3座,高速线材生产线2套,小型棒材连续轧机3套,6万千瓦的9#富余煤气发电机组。

  公司设有若干煤气柜,其中16万m3的高炉煤气柜于2011年投入使用。气柜最大工作压力p=10kpa(表压),最高温度为60℃,当地大气压P0=101.325kPa。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kPa。

  2018年1月31日18时56分,S钢铁集团公司下属能源公司富余煤气发电站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46万元。

  2018年1月23日,与S钢铁公司签订锅炉维修承包协议的公司进场开始作业。1月31日,该公司安排8人(全部遇难)对下属能源公司9#锅炉进行炉内耐火砖砌筑作业,其中4人通过人孔进入炉内负责砌筑,4人在炉外平台负责运送砌筑材料。19时30分左右,炉外1人电话告知能源公司作业现场监护负责人(该负责人与另外2名现场监护人员均未在现场)锅炉内有煤气,随后又返回现场作业。现场监护负责人电话通知另外2名现场监护人员(1人遇难、1人受伤)到现场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同时向能源公司调度报告。调度随即安排1名员工(受伤)到现场封堵水封。19时45分左右, 现场监护负责人到达9#锅炉入口处时,携带的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显示已爆表(超过量程800mg/m3),故其未进入现场,等待煤气防护站人员到现场后佩戴空气呼吸器开始实施搜救。21时左右,11人全部送往医院救治。2月1日1时51分,9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获救。

  经事故调查,该起事故直接原因是富余煤气发电站9#锅炉高炉煤气管道用于隔断煤气的关键装置蝶阀未关闭到位,在煤气管网压力突增的情况下,大量高炉煤气通过蝶阀将U型水封击穿进入炉膛,造成炉膛内、外的施工人员中毒。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 对16万m3高炉煤气柜是否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判定。
2. 简述进入9#锅炉内部进行耐火砖砌筑作业的安全措施。
3. 简述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4. 简述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正确答案
1.①计算高炉煤气柜实际最大储量q:

②计算高炉煤气柜实际最大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q/Q=194.56/20=9.73>1

③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8),该煤气柜构成重大危险源。
2.(1)严格执行受限作业票许可制度;

(2)作业前,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要求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进行隔绝,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封堵,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要求氧含量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可燃气体浓度要求符合有关规定。

(4)应保持受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可采取打开人孔、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管道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5)作业前30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内。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7)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8)照明及用电安全应小于或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在潮温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9)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受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的畅通。
3.(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

(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

(3)采取措施,降低作业过程中的中毒危险,如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二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在煤气区域工作,须两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4)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应在煤气危险区域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护面具,控制时间,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
4.(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设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1m B B.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8m C C.单侧人行通道不应小于1.3m D D.沿输送机走向每隔200m应设一个过桥
查看
单选
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可能引发锅炉爆炸的原因包括水循环遭破坏、水质不良、长时间低水位运行、超温运行和( )。
A 随时运行 B 超压运行 C 减压运行 D 排气管自动排放
查看
单选
需要办理安全许可的密闭空间作业,应采取安全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密闭空间外设置标志 B 在作业前,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 C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D 安全生产责任人必须与作业人员一起进入密闭空间作业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技术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得在起重作业过程中进行检查和维修 B 对于紧急急停信号,严格按指挥人员信号操作,其他人发出的信号不得执行 C 吊载接近额定值时,应一次吊装到位 D 两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每台起重机可微量超载,但超载量不得大于5%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导热油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媒设备突发性断电,应在5 min内落下闸板切断热源 B 应保证热油炉出口导热油的温度不得低于最高使用温度 C 正常停炉时,循环泵要继续运转,停止送风 、引风 D 导热油管线处严禁动火作业
查看
单选
出现伤人事故时,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
A 心肺复苏 B 人工呼吸 C 送往医院 D 切开气管
查看
单选
依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规定,下列煤气事故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气设施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 B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 C 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舱,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 D 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应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
查看
单选
有煤气设施的场所必须通风良好,定期检查试漏,测定CO含量小于( )mg/m3。
A 30 B 40 C 50 D 60
查看
单选
水在锅炉管道内流动,因速度突然发生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发生变化,形成压力波在管道内传播的现象叫水击。水击现象常发生在给水管道、省煤器、过滤器、锅筒等部位,会造成管道
A 快速开闭阀门 B 使可分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温高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40℃ C 暖管前彻底疏水 D 上锅筒快速进水,下锅筒慢速进汽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煤气管道的安装与验收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A.架空敷设的煤气管道允许穿越爆炸危险品生产车间 B B.其他管道的支吊架可以焊接在煤气管道的加固圈或护板上,也可以直接焊在管壁上 C C.厂房地沟内煤气管道横穿其他管道时,应把横穿的管道放入密闭套管中,套管伸出沟两壁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 D D.厂房内地沟铺设的煤气管道应尽可能避免装置附件、法兰盘等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金属冶炼安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