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2001年6月11日,A线材厂线材二车间轧钢甲班上夜班。23时15分接班,停机换孔检修,23时30分开机正常生产。40min后即12日0时10分左右,一根通过开坯9架轧机和圆盘剪的红钢,进入毛轧机长辊道4号跑钢槽,红钢前头顶触长辊道立挡板,打弯拱套造成废钢。甲班副大班长刘某上到3号天车(无天车操作证),准备吊运废钢。甲班大班长侯某和操作工叶某在距圆盘剪东侧11m处的平台上挂钩,在未将废钢后头挑出走钢槽的情况下,就把废钢直接套挂到天车钩头上。侯某向西走,离开挂钩点顺圆盘剪处的平台梯子下去,准备向开坯机操作台要钢。此时,叶某也向西离开挂钩点2.5m,站立在长辊道北侧平台边沿处(平台宽2.9m、高1.2m)。副大班长刘某操作3号天车,响铃后启动小车向北,并将大车向东开动吊运废钢。这时被吊运的废钢尾部被圆盘剪出口的立挡板卡住,造成被吊运的废钢瞬间绷紧,天车继续向东拉动受力后,废钢尾部突然脱离卡住点,向东北方向急速收缩,废钢(截面积32mm×32mm,钢温约920℃)尾部将站在平台边沿处的叶某弹到平台上,落地后其头朝南,头部距平台边沿1.8m。被吊运的废钢从叶某的身体上划过,造成其左髋、胸部及右侧颈部划烫伤。经医院6月14日诊断,叶某为右颈、胸、左髋热烧伤15%、3度,颈总动脉、椎动脉损伤,颈椎骨折。经过3天多的治疗,叶某因颈总动脉出血抢救无效,于6月15日17时15分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

A 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工程监理单位
C 设区的市级公安部门
D 县级环保部门
E 县级工会

正确答案
AC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空气分离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
A 深度冷冻法 B 燃烧法 C 吸附法 D 膜分离法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属于加热炉噪声控制措施的是( )。
A 放散阀增加消声器 B 加强机械通风 C 调节工业炉烧嘴的空燃比 D 操作室设置双层隔声玻璃
查看
单选
在氧气生产中,供一个系统的支管阀门出口侧的氧气管道宜有长度( )的直管段。
A 不小于3倍管道公称直径且不小于1.5m B 不小于3倍管道公称直径且不小于2.0m C 不小于5倍管道公称直径且不小于1.5m D 不小于5倍管道公称直径且不小于2.0m
查看
单选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 )自动断电。
A 1.0% B 2.0% C 3.0% D 4.0%
查看
单选
现代工业上习惯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下列属于黑色金属的是( )。
A 锌 B 铬 C 铜 D 银
查看
单选
冶金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下列不属于三大类冶金方法的是( )。
A 火法冶金 B 湿法冶金 C 干法冶金 D 电冶金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转炉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炉炉壳上的黏渣,应经常清理,确保其厚度不超过0.1 mm B 停吹8 h后的转炉,开始生产前应按新炉开炉的要求进行准备 C 兑铁水时炉口应上倾,人员应处于安全位置 D 停炉前最后一炉为全铁水炼钢不加废钢,否则影响化渣
查看
单选
关于焦化生产中煤气系统抽、堵盲板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距作业点2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B 不应在具有低温源的炉窑等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 C 与工作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点30m以外 D 可使用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无钟式炉顶工艺及安全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 料罐均压系统的均压介质,应采用热空气 B 水冷齿轮箱温度应不高于70℃ C 上料罐准备上料前,禁止打开密封阀放出煤气,可能造成煤气中毒 D 齿轮箱停水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通入齿轮箱的氮量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立式磨煤机安全控制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查煤粉喷吹设备时,应使用铁质工具 B 立式磨煤系统燃气炉点火,操作人员应面对炉门进行观察 C 袋式收尘器内着火,应立即紧急停止立式磨煤系统,加大主排风机,打开袋式收尘器进、出口调节阀 D 煤粉在煤仓中存放时间不允许超过8 h
查看
刷题小程序
金属冶炼安全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