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①有利于企业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②确保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③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④使企业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
⑤有助于满足员工需求和调动其积极性。
⑥为企业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2)
①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调查与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各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两类:一是经营环境的信息,二是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信息。第二,内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环境的信息:二是管理环境的信息。第三,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
②预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选择、使用有效地预测方法,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做出预测。在整个人力资源规划中,这是最关键的一部分,直接决定了规划的成败,只有准确地预测出供给和需求,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平衡。
③实施阶段。在供给和需求预测出来以后,就要根据两者之间的比较结果,通过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制定并实施平衡供需的措施,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人力资源的供需达到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进行供给和需求的预测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制定相关的措施时要注意,应当使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与企业的其他计划相互协调,只有这样,制定的措施才能得以有效实施。
①评估阶段。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修正供给和需求的预测结果,并对平衡供需的措施做出调整:二是指要对预测的结果以及制定的措施进行评估,对预测的准确性和措施的有效性做出衡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益的经验,为以后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