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综合分析选择题
某女,51岁。因反复胸闷、胸痛2年余就诊。2年前因琐事与人争吵后,出现左前胸胀痛,伴胸胁胀闷,心悸,休息后缓解,未予重视。此后,胸闷胸痛反复发作,多于情绪波动后症状加重,严重时可放射至左后肩。患者情志抑郁,善太息,纳差,寐欠安,小便黄,大便调唇舌紫暗,脉弦涩。既往有慢性之型肝炎10余年对酒精过敏。临床给予血脂谱、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等检查,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纹痛,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滞血瘀证,处方如下
中药汤剂:柴胡109,赤芍109,炒枳壳10g,生甘草10g,桃仁109,红花9g9,生地黄159,川牛膝109,当归9g,党参159,炙乳没(各)6g,桔梗9g,川楝子15g,延胡索粉(分沖3g。共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10m×12支,10ml/次,3次/日
复方丹参滴丸25mg×100丸,10丸/次,3次/日
速效救心丸40mg×100丸,舌下含服10粒,必要时服用
茵栀黄口服液10ml×10支,10m次,3次/日对上述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分析,正确的是( )

A 汤剂与复方丹参滴丸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
B 汤剂与血府逐瘀口服液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C 汤剂与速效教心丸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D 汤剂与茵栀黄口服液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
E 复方丹参滴丸与茵栀黄服液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正确答案
B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清热泻火方药治疗,体现的治法是( )
A 寒者热之 B 热者寒之 C 用热远热 D 寒因寒用 E 热因热用
查看
单选
某男,32岁。近3天所在单位多人发热,患者1天前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无汗,干咽喉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应选用的中医治法是( )
A 辛凉解表 B 辛温解表 C 益气解表 D 解表除湿 E 清热解毒
查看
单选
某女,25岁,胃痛吐酸,喜温恶寒,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木香,以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治疗。该患者适宜的服药时间是
A 饭前 B 饭后 C 睡前 D 空腹 E 频服
查看
单选
某女,25岁。不寐,心烦,口渴,咽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脉数,应选用的中成药是( )
A 人参归脾丸 B 天王补心丸 C 朱砂安神丸 D 养血安神丸 E 解郁安神颗粒
查看
单选
湿度是影响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可引起药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等,而且能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一般中药炮制品的质
A 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B 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9%~13%,贮存环境的相寸湿度应控制在30%~70% C 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D 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9%~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0 E 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8%~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
查看
单选
某女,36岁,带下色白,量多稀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迟,其证候是( )
A 湿热 B 痰湿 C 肾虚 D 肝郁 E 脾虚
查看
单选
关于中成药之间配伍应用主要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应用,辅药能够提高主药的功效 B 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配伍应用,可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 C 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合理配伍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D 两药同用,一种中成药能够抑制另一种中成药的副作用 E 中成药配伍应用可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治法
查看
单选
医生在中药处方中应用不同的术语,对饮片炮制、产地、质地、采时、新陈、颜色、气味等有特殊要求加以注明。下列与药名有关的术语中,属于对质地有特殊要求的是( )
A 田三七 B 江枳壳 C 陈香橼 D 明天麻 E 紫丹参
查看
单选
某女,55岁。患2型糖尿病7年,头晕目眩,口干喜饮,神疲健忘,倦怠乏力,遇劳则发,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淡红有齿痕,脉沉弱。执业药师建议配伍使用的中成药应是(
A 生脉胶囊与济生肾气丸 B 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 C 补中益气丸与六味地黄丸 D 香砂六君丸与金匮肾气丸 E 脑立清胶囊与六味地黄丸
查看
单选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品种是( )
A 白芥子 B 骨碎补 C 补骨脂 D 白僵蚕 E 莱菔子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