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
(1)厂址方面。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4)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5)工艺过程。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生产设备、装置。对工艺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都应进行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识别。
(7)作业环境。注意识别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部位。
(8)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