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线路为A→B→F→I→K→M。
总工期=10+15+45+10+20+15=115(天)。
2.事件2中,为使赶工费最少,施工单位应分别缩短工作K和工作F的工作时间5天和2天,这样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赶工费用最少。
分析与调整过程为:
(1)由于事件2的发生,导致工期拖延7天。
(2)第33天后,可以赶工的关键工作包括F、I、K、M,由
于工作K的赶工费率最低,首先压缩工作K,工作K可以压缩10天。
如果直接压缩工作K7天,结果就改变了关键线路,关键线路变成
了A、B、F、J、M,即将关键工作K变成了非关键工作。为了不
使关键工作K变成非关键工作,第一次压缩工作K5天。

(3)经过第一次压缩后,关键线路就变成了两条,即A、B、F、J、M和A、B、F、I、K、M。此时有四种赶工方案,
(4)第二次选赶工费率最低的工作F压缩2天。赶工费总计=5×1.0+2×1.2=7.4(万元)。
3.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8万元的费用补偿。
理由:是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出现质量检测不合格导致的机械台班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延期。
理由:工作L不是关键工作,且该工作的总时差为10天,工作L拖延9天,未超过其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的延误。
4.(1)不妥之处:施工单位凭施工经验,未经安全验算编制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正确做法:应认真编制方案,且有详细的安全验算书。
(2)不妥之处: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的同时就开始搭设高大模板。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经甲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3)不妥之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项目总工程师兼任。
正确做法:应该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5.8月份:4338×(0.3+0.35×4280/3800+0.15×6.13/5.9+0.2×215/200)
=4620.2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