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背景资料】
某支线机场于2000年建成通航,导航设施建设有仪表着陆/测距仪台和全向信标/测距仪台各一套,现对其进行更新。其中,仪表着陆/测距仪台为原址更新,机房利旧,并对接地系统进行改造,分别在航向台和下滑台机房四周增加地网400m;在原全向信标/测距仪台附近350m处新建一个全向信标/测距仪台,使用原台站的频率和呼号,台站土建工程已竣工。预计仪表着陆/测距仪比全向信标/测距仪晚到货一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以尽早竣工为原则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期间至少要保证一套导航设施供机场运行使用,施工单位按要求编制工程施工方案,其中全向信标/测距仪台施工方案如图2所示:

该工程仪表着陆/测距仪台下滑天线为捕获效应天线,施工单位根据相关条件,计算出下滑天线的挂高,其中下天线的挂高为4.20m。由于工期紧张,下滑台设备调试与接地网施工同时进行,技术人员发现始终不能把近场监控参数调试到正常值范围,直到接地网施工完成后,近场监控参数才调试正常。投产飞行校验时,校验员告知下滑角为2.88°,比设计要求低0.12°,要求调整下滑天线挂高,其中下天线调整0.20m,施工单位作了相应调整后,下滑角达到3°的设计要求。
【问题】
1.写出该机场仪表着陆/测距仪台的施工方案,说明更新工程应该在全向信标/测距仪台建设进行到上图的哪个阶段才开始施工。
2.在投产飞行校验前后,下滑台中天线、上天线的挂高分别是多少确定下滑天线挂高的因素有哪些
3.分析接地网施工时,下滑台设备参数不能调试到正常范围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机场仪表着陆/测距仪台的施工方案:关闭原仪表着陆/测距仪台→拆除原仪表着陆/测距仪台→新仪表着陆/测距仪台安装调试→飞行校验→上报开放申请→开放使用。 更新工程应该在新建全向信标/测距仪台校飞结束,原全向信标/测距仪台恢复使用后开始施工。
2.投产飞行校验前下滑台中天线、上天线的挂高分别是8.40m与12.60m。投产飞行校验后下滑台中天线、上天线的挂高分别是:8.80m、13.20m。确定下滑天线挂高的因素有:下滑台频率、下滑角、下滑台与跑道入口端的纵向坡度。
3.下滑台设备参数不能调试到正常范围的原因:按照《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MH/T 4020—2016,人工水平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7m。在下滑台周围增加的400m接地网,有一部分在下滑台的场地保护区“A”区范围内,接地沟和接地沟旁的堆土,远远超过了场地保护区“A”区设计坡度±4cm的平整范围内,会严重影响下滑信号的辐射场型,下滑近场监控天线接收回来的监控信号必然是不准确的。进行接地网施工的施工人员、机具、施工车辆、堆放的接地材料都会影响下滑信号的辐射场型。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关于场道施工测量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复测所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至少两点),并将复测结果上报给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B 使用前按要求对测量仪器、器具进行目测检定 C 项目总工程师对测量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 D 测量人员全部为技术人员,有类似施工经验
查看
单选
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普遍的地空报文传输系统是( )。
A 航空电信网 B 空管自动化系统 C 自动转报系统 D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
查看
单选
关于机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20kg/m3 B 坍落度应小于2m C 采用维勃稠度仪控制稠度时应大于15s D 现场施工使用的配合比,宜按强度1.00~1.10倍进行配置
查看
单选
飞行区存在盐渍土时,可采用( )做隔离层。
A 混凝土 B 砂砾 C 卵石 D 粉煤灰
查看
单选
下列选项中属于二次雷达的特点是( )。
A 发射功率大 B 干扰杂波少 C 不需机载设备配合工作 D 方位精度高
查看
单选
调节混凝土结构硬化的外加剂有促凝剂、早强剂及()等。
A 减水剂 B 塑化剂 C 缓凝剂 D 发气剂
查看
单选
飞行区存在填土时,不得作为地基土的是( )。
A 素填土 B 建筑垃圾 C 冲填土 D 生活垃圾
查看
单选
机场灯光设施电源使用最多的是( )。
A 发电机 B 蓄电池 C 直流电 D 交流电
查看
单选
关于多点相关定位系统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定位精度不依赖地面站数据 B 发射功率小 C 不需要额外的机载电子设备 D 受天气影响
查看
单选
在空中给飞机提供一条“空中道路”,引导飞机沿着预定航道飞行的是( )。
A 全向信标系统 B 测距仪系统 C 仪表着陆系统 D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查看
刷题小程序
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