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m2,劲性钢骨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46层,建筑高度为203m。基础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起重机,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2: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浇筑首层大堂顶板混凝土时,发生了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施工总承包单位现场有关人员于2h后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报告,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1h后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
事件4: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dB(A)。
【问题】
1.依据背景资料指出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哪几项(至少列出五项)
2.事件2中,焊缝夹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其处理方法是什么
3.事件3中,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此次事故属于哪个等级纠正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错误做法。
4.事件4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查处问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
1.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深基坑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
2.(1)事件2中,焊缝夹渣的原因可能有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等。
(2)处理方法是铲除夹渣处的焊缝金属,然后焊补。
3.(1)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2)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正确做法: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4.(1)施工期间的噪声排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夜间施工的(一般指当日22时至次日6时,特殊地区可由当地政府部门另行规定) ,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2)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①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②夜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含碳量为0.5%的碳素钢属于( )。
A 低碳钢 B 中碳钢 C 高碳钢 D 合金钢
查看
单选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可分为( )个等级。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查看
单选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中,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的是( )。
A 立杆 B 水平杆 C 竖向剪刀撑 D 水平剪刀撑
查看
单选
某跨度8m的混凝土楼板,设计强度等级C30,模板采用快拆支架体系,支架立杆间距2m,拆模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是()MPa。
A 15 B 22.5 C 25.5 D 30
查看
单选
下列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
A 搭设高度6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B 搭设高度48m的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C 提升高度120m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D 架体高度18m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查看
单选
某抗震设防的建筑按丁类设防,则其属于()。
A 特殊设防类 B 重点设防类 C 标准设防类 D 适度设防类
查看
单选
在室内增加封闭阳台属于()。
A 增加了面荷载 B 增加了集中荷载 C 增加了线荷载 D 减小了集中荷载
查看
单选
民用建筑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屋面采用结构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2% B 地下室不应布置居室 C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D 自然排放的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
查看
单选
预制混凝土墙板存放与吊装做法,正确的是( )。
A 存放时,水平叠放 B 运输时,水平叠放 C 存放时,插放或靠放 D 靠放时,饰面朝内
查看
单选
有框玻璃板隔墙的工艺顺序是( )。
A 嵌缝打胶—墙位放线—安装框架—安装玻璃 B 墙位放线—安装玻璃—嵌缝打胶—安装框架 C 墙位放线—安装框架—安装玻璃—嵌缝打胶 D 墙位放线—嵌缝打胶—安装框架—安装玻璃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