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
1-1.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职工甲误开13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导致9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致汽油溢出。
2)丙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8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2.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2)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相应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情况。
4)对现场工作检查与隐患排查不到位;
5)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对风险辨识能力不足;
6)现场管理混乱;
7)安全生产的投入存在不足,现场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
8)路过罐区的公路与罐区安全距离不满足要求。
第二问:
由于9号油罐和13号油罐之间没有防火堤,故可作为为一个储存单元。
两罐最大储量:(15÷2)2×3.14×14.3×750÷1000×2=3788.61t
大于汽油的临界量200t,故构成重大危险源。
第三问: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
1)火灾。
2)其他爆炸。
3)高处坠落。
4)车辆伤害。
5)中毒和窒息。
第四问:
1)预防火灾爆炸的控制措施有:
①控制点火源,如罐区禁止明火;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等。
②防止生产爆炸性混合气体,如防止汽油泄漏;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③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临近道路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2)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的控制措施有:
①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②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
③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
④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
3)预防中毒和窒息的控制措施有:
①防止汽油泄漏;
②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
③个人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第五问:该炼油厂可提出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1)进入储罐区入口处设置静电导除设施。
2)厂区行驶车辆一律加装阻火器。
3)增设储罐液位高位报警和进料切断的联锁装置。
4)增设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报警装置。
5)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安全鞋、防静电手套等劳保用品。
6)使用铜质等防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