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其起讫桩号为 K19+720~K21+450,全长 1730m,隧道纵坡为 1.5%的单向坡。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
K19+720~K19+820 段以及 K21+350~K21+450 段为洞口浅埋段,强风化灰质岩,岩体为软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BQ<250;K19+820~K20+230 段以及 K20+970~K21
+350 段为中风化泥灰质岩,岩质较坚硬,裂隙发育,岩体破碎,BQ=251~350;K20+230~K20+970 段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BQ=351~450。
隧道一段开挖至桩号 K21+100 时,其隧道开挖纵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隧道施工方案,部分做法如
下:
(1)反坡排水时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水,将水排出洞外。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不小于 1.1 倍正常涌水量,并配置备用水泵。
(2)在开挖掌子面至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
(3)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
事件二:初期支护施工时,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对喷射混
凝土质量进行了自检,实测项目包括喷层厚度等三项,合格率均满足要求。
事件三:隧道一端开挖至 K19+850 时,安全监督机构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 6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为 105m,安全监督机构判定隧道施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问题】
1.写出图中构造物 A 和设施 B 的名称。
2.判断 K20+230~K20+970 段、K20+970~K21+350 段围岩级别,分别写出适用于该段隧道的施工方法。
3.计算Ⅳ级围岩总长与全隧长度的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 1 位)。
4.逐一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5.写出事件二中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时另外两项实测项目。
6.判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中,存在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易引发的事故类型。

正确答案
1.构造物 A—仰拱填充(底板)。
设施 B—仰拱栈桥。
2.K20+230~K20+970 围岩级别为Ⅲ级。适宜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
K20+970~K21+350 围岩级别为Ⅳ级。适宜采用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3.Ⅳ占总长百分比:(380+410)/1730×100%=45.7%
4.(1)不正确。
正确做法: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不小于 1.2 倍正常涌水量。
(2)正确。
(3)不正确。
正确做法: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法或潮喷法。
5.两项实测项目:喷射混凝土强度(△)、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6.易引发的事故类型:坍塌。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路堤中,可以不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的是( )。
A 一级公路土方路堤 B 石方路堤 C 土石路堤 D 三级公路土方路堤
查看
单选
路面施工中需要使用相当数量的矿粉的是()。
A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B 沥青碎石路面 C 沥青混凝土路面 D 沥青贯入式路面
查看
单选
隧道洞身类型按隧道断面形状分为曲墙式、直墙式和()。
A 环框式 B 柱式 C 连拱式 D 削竹式
查看
单选
无水基坑且在相同施工条件下,采用放坡法开挖基坑,边坡坡度最陡的土质是( )。
A 砂类土 B 卵石 C 粉质土 D 软质岩
查看
单选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埋设护筒,不属于护筒作用的是( )。
A 稳定孔壁 B 钻头导向 C 隔离地表水 D 增强桩身强度
查看
单选
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是( )。
A 地质雷达法 B 地质调查法 C 物理勘探法 D 水力联系观测
查看
单选
适用于需要突击性施工作业的组织方式是( )。
A 顺序作业法 B 平行作业法 C 流水作业法 D 依次作业法
查看
单选
作业面与坠落高度基准面高差超过 2m 且无临边防护装置时,临边应挂设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与坠落高度基准面的距离不得小于( )m。
A 0.2 B 0.3 C 1.0 D 3.0
查看
单选
因季节性大雨,施工单位机械未能及时进场导致的工期延误,属于( )。
A 可原谅可补偿延误 B 可原谅不可补偿延误 C 不可原谅可补偿延误 D 不可原谅不可补偿延误
查看
单选
关于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B 拌合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2%。 C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 D 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0%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