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起讫桩号为K12+200~K27+700,该合同段包括桥梁工程、路基填筑、路基开挖以及边坡支挡工程,其中土方开挖平均深度最深达到21m,石方开挖平均深度最深达到35m,纵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核对施工图,业主联系设计单位安排图纸会审,会审后填写形成文件并填写完整,同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分级要求和主要内容进行交底后,从K12+200向K27+700依次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K12+200~K15+600路段原地面下有50cm厚淤泥,设计文件中未进行处理,施工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经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同意,按路堤坡脚每侧扩宽1m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进行处理。
事件二:K15+600~K17+500段山体主要由碎石土、砂砾土组成。施工单位结合地质及工程规模分析,采用通道纵挖法。其工艺流程为:① 测量放线;② 开挖截水沟;③ 开挖边沟;④ 场地清理;⑤ 逐层开挖;⑥ 装运土方;⑦ 边坡修理;⑧ 路槽整修、碾压、成型;⑨ 检查验收。施工技术要求部分内容如下:
(1)开应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掏底开挖。
(2)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
(3)拟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
(4)开挖至路堑路床部分后,如不能及时进行路床施工,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100mm厚的保护层。
(5)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随意堵塞泉眼。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翻嗮的方法处理。
事件三:K18+315~K21+035和K23+506~K27+700,山体除少量风化表层外均为硬质石灰岩,在K23+506~K27+700段的山体上有高压线,施工单位结合地质及周围环境,施工单位采用了爆破法开挖。爆破设计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路基主体尽量采用整体爆破,临近边坡部分采用预裂爆破,局部采用钢钎炮等方法,爆破示意图如下图。

(2)预裂爆破孔间距为1m,采用“方格形”布置,按边坡坡度控制炮杆位置,路基主体内炮孔间距4m,采用“梅花形”均匀布置。
(3)雨期或有地下水时,采用乳化防水炸药。
(4)炮眼装药后用铁杆捣实,填塞砂土。
(5)机械与设备主要配置了推土机、酒水车、平地机、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自卸汽车等。
事件四:边坡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分级开挖、分级稳定、坡脚预加固”的原则,针对不同施工段采用相应的加固方法。
(1)高度小于6m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2)高度大于6m采用柱板式锚杆挡土墙。施工顺序:基坑开挖→基础浇筑→锚杆制作→钻孔→清孔→锚杆安放→A→挡土板安装→肋柱安装→墙后填料回填与压实。
(3)高度大于12m时采用预应力锚索锚固。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在工作平台、脚手架上进行,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必须牢固,脚手架每个10m设置一组B:钻孔后要清孔,锚索入孔后4h内注浆,切割前方和注浆不得站人;对滑坡体加固按照从滑体中部向滑体边缘逐步推进加固、依次开挖施工,当开挖一级边坡仍不能保证稳定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加固。
【问题及答案】
1.改正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技术交底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2.写出事件一中该路段软基处理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对抛石挤淤的材料有什么要求?
3.写出事件二中正确的工艺流程(只用序号排序即可),并判断事件二中的各条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技术要求。
4.写出事件三中中爆破设计方案a、W、H、L1的名称。
5.改正事件三中爆破设计方案中的错误之处。
6.写出事件四中A、B的名称,并改正事件四中错误 之处。

正确答案
1.(1)错误1: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核对施工图。改正: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核对施工图。
(2)技术交底可采用的方法:讲课、现场讲解或模拟演示。
2.该路段软基处理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浅层置换、浅层改良。对抛石挤淤材料要求: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石料直径宜不小于300mm。
3.正确的工艺流程:①④②⑤⑦⑥③⑧⑨
(1)条不正确。改正:应自上而下逐级进行,严禁掏底开挖。
(2)条正确。
(3)条正确。
(4)条错误。改正: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5)条不正确。改正:应采取设置渗沟、换填、改良土质等处理措施。
4.a—孔间距;W—最小抵抗线;H—台阶高度;L1—堵塞长度。
5.改正1:在K23+506~K27+700段应采用静态破碎法。
改正2:炮眼装药后用木杆捣实,填塞黏土。
改正3:边坡预裂爆破采用“一字形”布置。
改正4:机械与设备不需要酒水车、平地机。应补充配置:挖掘机、凿岩机、爆破设备。
6.A—注浆锚固;B—缆风索。
错误1:“挡土板安装→肋柱安装”错误;应改为:肋柱安装→挡土板安装。
错误2:钻孔后要清孔,锚索入孔后4h内注浆。应改正:钻孔后要清孔,锚索入孔后1h内注浆。
错误3:对滑坡体加固按照从滑体中部向滑体边缘逐步推进加固、依次开挖施工。应该为:对滑坡体加固可按照从滑体边缘向滑体中部逐步推进加固、分段跳槽开挖施工。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土底基层中,①备料摊铺土②准备下承层③洒水、闷料④整平和轻压⑤加水并湿拌⑥摆放和摊铺水泥⑦施工放样⑧整形、碾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⑦①⑤③④⑥⑧ B ②⑦①③⑥④⑤⑧ C ②⑦⑥③④①⑤⑧ D ②⑦①③④⑥⑤⑧
查看
单选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人工拌合时,已整平材料含水率过小时,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下列不符合规定的是( )。
A 采用高效率的路拌机械时,闷料时宜一次将水洒够 B 细粒材料应经一夜闷料 C 对综合稳定材料,应先将石灰和土拌合后一起闷料 D 采用普通路拌机械时,闷料时所洒水量宜较最佳含水率提高 2~3 个百分点
查看
单选
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之为( )。
A 桥梁建筑高度 B 桥梁高度 C 桥下净空高度 D 桥梁通航高度
查看
单选
顺序作业法(又称依次作业法)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 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 B 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C 专业化作业队能够连续作业 D 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查看
单选
投标报价的组成中,属于企业管理费的是( )。
A 工伤保险费 B 夜间施工增加费 C 职工取暖补贴 D 施工辅助费
查看
单选
关于软土地基垫层施工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砂砾、碎石垫层宜采用级配好的中、粗砂,砂砾或碎石 B 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坡脚1 ~1.5m ,两侧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 C 垫层填料含泥量应不大于5%,最大粒径宜小于50mm D 垫层应水平铺筑,当地面有起伏坡度时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宜为0.5~ 1.0m
查看
单选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摊铺方法为( )。
A 走线法 B 贝克曼法 C 平衡梁法 D 路拌法
查看
单选
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 )和最佳含水量。
A 天然密度 B 平均密度 C 毛体积密度 D 最大干密度
查看
单选
热拌沥青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当中不包括( )阶段。
A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B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C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D 施工参数确定阶段
查看
单选
关于预制梁场布设错误的是( )。
A 结合梁板的尺寸、数量、架设要求以及运输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选址 B 禁止设在主线征地范围内 C 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 D 场地建设前施工单位应将梁场布置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