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大巷施工任务。大巷设计长度2500m,半圆拱断面,净宽4500mm,净高4000mm,采用锚喷支护。矿井地质报告表明:大巷穿越地层为中等稳定岩层,属I~IV类围岩,但在1200m处有一长度30m的断层破碎带。
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设计资料编制了大巷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正常施工段的内容如下:采用钻爆法施工,两臂凿岩台车钻眼,耙斗装岩机装岩,炮眼深度1200mm,为楔形掏槽,周边眼开口布置在轮廓线内100mm,采用反向装药。大巷施工到断层破碎带时,发现围岩破坏严重,稳定性极差,边掘边冒落。施工单位针对断层破碎带,提出了缩小锚杆间排距的加固措施。掘进过程中,工作面顶板出现有冒落碎块的情况,一段时间后在工作面后方10m处喷层破坏、岩块掉落,锚杆与围岩松脱,并形成半悬空的虚设状态,顶板出现浮矸。施工队为不影响进度,在维持工作面正常掘进的同时,对工作面后方10m处破坏巷道采取了复喷并加厚混凝土喷层的维修措施,其中2人在维修段前方控制混凝土喷枪,2人在后方备料。最终,维修段发生了冒顶事故,造成多名人员被埋压,经及时抢救,仍有2人遇难、1人重伤。
问题:
1.背景资料给出的正常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2.针对过断层破碎带的围岩地质条件和破坏状态,指出断层破碎带加固措施存在问题,并给出可采取的合理技术措施。
3.根据巷道发生冒顶的背景,说明维修该巷道的正确做法。
4.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应由谁负责调查处理?

正确答案
1.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存在的不妥之处有:
炮眼深度太小、斜眼掏槽方式不妥,不能发挥凿岩台车效率;周边眼布置不妥。使用耙斗机出矸不妥,与凿岩台车凿岩不配套;为发挥台车效率,炮眼深度应在2000mm以上,采用直眼掏槽,周边眼布置在轮廓线上。
2.加固措施存在问题:支护不及时,缩小锚杆间排距不能解决破碎带支护强度不足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使用超前支护,先喷射混凝土,后增加金属网,增设锚索或加长锚杆,加钢拱架喷混凝土联合支护等提高支护强度的措施。
3.维修巷道的正确方法:独头巷道维修时应停止前方掘进工作面施工并撤出人员,维修工作面由外向里进行,维修巷道应制定安全措施预防顶板冒落伤人,维修应先清除浮矸。
4.单位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同时向上级报告事故。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1人属于一般事故,应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在矿物加工基本工艺中,下列选项属于选后产品处理作业的是()。
A 破碎与筛分 B 过滤 C 重选 D 磨矿与分级
查看
单选
煤矿井筒施工采用激光投点仪指示立井井筒掘砌方向时,应经常对仪器进行检查,并每隔()用悬挂垂线等方法对光束进行一次检查和校正。
A 25m B 50m C 75m D 100m
查看
单选
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模板和场地周转率,并可在有防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是()。
A 减水剂 B 缓凝剂 C 早强剂 D 膨胀剂
查看
单选
含水层渗透系数较小(0.1m/d) 的饱和黏土,宜采用()。
A 轻型井点 B 电渗井点 C 喷射井点 D 管井井点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基坑土方回填的一般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 土料有机质含量大于5% B 碎石类土或爆破石碴用作回填土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每层铺填厚度的1/2 C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土方回填的边坡坡度,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D 铺填时大块料集中,且不得回填在分段接头处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光面爆破质量标准说法错误的是()。
A 围岩面上留下均匀眼痕的周边眼数应不少于其总数的50% B 超挖尺寸不得大于100mm C 围岩面上不应有明显的炮震裂缝 D 光面爆破质量好
查看
单选
钢筋混凝土井塔的施工方法中减少了大量起重机的吊运工作量的是()。
A 滑模施工方法 B 大模板施工方法 C 爬模施工方法 D 预建整体平移施工方法
查看
单选
关于投标文件的编制和修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投标文件递交后可以随时修改 B 投标截止期后仍可以修改投标文件内容 C 投标截止期前,允许投标人以书面形式撤回投标文件 D 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亦会受理
查看
单选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的组织者和核定者分别是()。
A 由施工班组组织评定,监理工程师核定 B 由施工单位项目质量负责人组织评定,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核定 C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评定,施工班组核定 D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评定,监理工程师核定
查看
单选
可用于深厚含水不稳定冲积层的井筒施工,也可用于稳定、中等硬度岩层中的井筒施工,全部作业在地面进行,工作条件好的井筒施工方法是()。
A 冻结法 B 注浆法 C 板桩施工法 D 钻井法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