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一项井底车场二期工程。该矿井采用主、副井开拓方式,此时,主井已采用临时罐笼提升,副井临时管路系统尚未拆除,拟在副井空、重车线完工后,进行副井永久装备。
建设单位参考已竣工井筒和马头门地质资料,认定井底车场围岩为砂泥岩互层,岩层稳定,无大的断层;车场水平以下有一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距车场底板较远,且有泥岩隔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压、水量等水文地质条件不祥,预计车场总涌水量20m3/h左右。
建设单位将上述情况以书面形式发给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资料,在主井马头门附近安装两台排水能力为100m3/h的卧泵,其中一台备用(主井底再无设备安装空间),利用井底水窝作水仓。施工中发现有岩层错动,并有断续的出水现象。这些现象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在副井重车线掘进放炮后,距副井井筒65m处,发生了迎头突水,涌水达到220m3/h,经抢险未造成淹井事故,但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
1.分析突水事故中,施工单位的认识和做法存在哪些问题
2.施工单位在突水后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3.施工单位在施工井底车场前应如何做好防突水工作
4.工作面底板发生含水层突水的主要预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施工单位的认识和做法的错误是: (1)对建设单位的地质资料的可靠性没有认真分析;
(2)没有认识或充分重视突水预兆和工作面异常现象;
(3)发现岩层错动并有出水现象,对地层构造沟通含水层的风险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探水措施。

2.施工单位采取的紧急措施有:
(1)停止井底车场所有掘进工作(掘砌工作);
(2)副井马头门附近,安装卧泵(水泵),增大排水能力,满足现场需要;
(3)清理副井水窝,作临时水仓(水仓)。

3.施工单位在施工井底车场前应做好防突水工作如下:
(1)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进行突水风险分析;
(3)制定详细的防治水施工措施;
(4)预备充足的排水能力;
(5)加固底板。

4.工作面底板发生含水层突水的主要预兆包括:
(1)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变形增大;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缝,并逐渐增大;
(3)沿裂隙或岩帮向外渗水,并有增大趋势;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响声。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关于招标的一般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编制招标文件→商务评审→开标→签订承包合同 B 编制招标文件→开标→综合评审报告→签订承包合同 C 组织招标机构→初评→开标→签订承包合同 D 组织招标机构→综合评审报告→开标一签订承包合同
查看
单选
矿山地质中,岩石按( )可分为三大类别,即: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A 时间年代 B 地理位置 C 成因 D 空间发展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属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 确定合理的工期、合理造价,科学配置资源,节约投资 B 实现均衡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达到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C 应优先利用永久建筑和设备、设施,以节约项目投资 D 应积极推广引进的新科技、新人才
查看
单选
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下列属于通用性项目的是( )。
A 环境影响评价费 B 采矿权转让费 C 地质灾害防治费 D 探矿权转让费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属于电雷管的主要性能参数的是( )。
A 点火元件启用器 B 发火感度 C 最小发火电流 D 百毫秒发火电流
查看
单选
混凝土板主要承受( )的共同作用。
A 轴力和弯矩 B 轴力和扭矩 C 弯矩和剪力 D 剪力和扭矩
查看
单选
井下水泵房工程的防水标准是( )。
A 不允许渗水,围护结构无湿渍 B 不允许渗水,表面结构可有少量偶见湿渍 C 有少量漏水点,每昼夜漏水量小于0.5L/m2 D 有漏水点,每昼夜漏水量小于2L/m2
查看
单选
根据《建材矿山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842—2013要求,冬期填筑应较常温时每层铺土厚度减少( ),并预留沉降层,碾压增加1~3遍。
A 5%~10% B 10%~15% C 20%~25% D 30%~35%
查看
单选
矿山井巷浅孔爆破的盲炮处理过程中,平行孔距盲炮不应( )m。
A <0.3 B >0.3 C <0.5 D >0.5
查看
单选
矿业工程测量中,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比较困难的地区,则可采用( )。
A 三角网 B 建筑基线 C 建筑方格网 D 导线网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