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建筑占地面积约1.8 万㎡。由ABCD 四座楼及地下车库组成。其中A 座主楼地下2 层,地上40 层,BC 座主楼地下2 层,地上42 层,D 座地下2 层,地上4 层,地下部分均为车库。结构为全现浇剪力墙。根据设计要求在主、附楼处,从地下室底板至附楼屋面从下到上设一条800mm 宽的混凝土后浇带。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的垫层为钢筋混凝土垫层,垫层的宽度比后浇带两边各宽300mm。底板钢筋绑扎前,根据设计图标注位置,在垫层面或防水保护层面上弹出后浇带位置线。后浇带侧面模板采用钢丝网,在板筋绑扎完毕后,根据放线位置焊接钢筋架,随后绑扎双层5×5mm 钢丝网,扎点间距为200mm,上、中、下全部满扎,保证钢丝网与支架连接牢固,如图1 所示。
图1-1

部分有防水要求的后浇带严格按照设计或规范施工,采取的措施有:在施工缝处埋置遇水膨胀的止水条或止水钢板,或采用外贴式的止水带,并在底板底面作防水层,如图2;施工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图1-2

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大小、进度及工种确定劳动组织,混凝土后浇带施工配备人员如下:
模板预制、安装8 人;钢筋加工、安装6 人;后浇带混凝土浇筑6 人。同时配合施工确定施工主要机具如下表所示:
表1-1:施工机具需求表


现场施工作业要求用电设备符合规定,电缆及线路需具备防水功能,接线接头需做防水处理,施工脚手架、塔吊等与架空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制定紧急情况如触电后及时隔离电源等应急措施。
问题:
1.写出图1-1 中B、C、D 所代表的名称。(如:A:25mm 厚木条)
2.写出图1-2 中E、F 表示的名称。
3.后浇带处接缝常见的防水措施还有哪些?
4.根据表1-1 补充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浇筑所需要的机具有哪些?(分别写出三项)
5.当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时,现场人员应采取哪些应急救援措施?

正确答案
1.B:双层5×5mm 钢丝网。C:底板钢筋。D:钢筋支架。
2.E:遇水膨胀止水条。F:外贴式止水带。
3.中埋式止水带、预埋注浆管、补偿收缩混凝土。
4.钢筋加工、安装机具:电焊机、弯曲机、切断机。混凝土浇筑机具:搅拌机、平板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
5.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隔离电源的方法包括断开电源开头;使用绝缘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路。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关于建筑消能器的相关要求,正确的是( )。
A 施工单位应对消能器进行抽样检测 B 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支撑构件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C 消能部件工程应作为主体结构分项工程进行施工和质量验收 D 消能部件的安装顺序应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生产厂家共同商定
查看
单选
下列栏杆、栏板构造符合《民用建筑通用规范》的是( )。
A 栏杆垂直高度不应小于1.10m B 走道和中庭等临空部位的玻璃栏板应采用钢化玻璃 C 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杆件净间距不应大于0.15m D 栏杆或栏板应能承受相应的垂直荷载
查看
单选
关于吊顶的装修构造及施工要求错误的是( )。
A 吊杆长度超过1.5m 时,应设置钢制转换层 B 龙骨在长向跨度上应适当起拱 C 点距主龙骨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D 重型灯具严禁安装在吊顶的龙骨上
查看
单选
下列钢材包含的元素中,其含量增加会影响钢材可焊性的是( )。
A 碳 B 硅 C 锰 D 钛
查看
单选
有关建筑保温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建筑总平面布置应考虑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B 严寒地区的建筑应设开敞式楼梯间 C 严寒地区建筑出入口应设门斗等避风设施 D 透光外围护结构的面积不宜过大
查看
单选
天然大理石的特性不包括( )。
A 抗压强度较高 B 耐久性好 C 吸水率低 D 开光性好
查看
单选
关于岩土工程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土的天然含水量对土体边坡稳定性没有影响 B B.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密实度控制土的夯实标准 C C.土的可松性是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参数 D D.土的密实度无法正确反映土的紧密程度
查看
单选
《绿色建造技术导则》对建筑材料的选用规定,正确的是( )。
A 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环保要求 B 应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评价认证标识的产品 C 应采用高强、高性能材料 D 应选择当地推广使用的建筑材料
查看
单选
建筑建造和拆除阶段的碳排放计算边界相关规定,下列错误的是( )。
A 建造阶段碳排放计算时间边界应从项目开工起至项目竣工验收止 B 小型机具、临时设施等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应计入 C 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和砂浆其产生的碳排放应计入 D 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临时设施的施工和拆除应计入
查看
单选
雨期浇筑板、墙、柱混凝土时,可适当( )。
A 增大坍落度 B 减小坍落度 C 减小混凝土强度 D 增大混凝土强度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